喬治·馮·貝克西1961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1972年逝世將諾貝爾基金會作為他的惟一繼承人。 他的獨一無二的遺產,主要是一些珍稀的東方和地中海地區藝術品。 有些藝術品已裝飾在諾貝爾基金會的大廳門口,顯然是為了紀念這位餽贈者。 意大利的一名侯爵博內利,1972年去世前,在他的遺囑中指定諾貝爾基金會為他的遺產繼承人。 他的遺產主要是,位於意大利南部塔蘭托附近的土地和葡萄園。 在經過漫長的談判,變賣遺產後所得 450萬瑞典克朗轉移到了諾貝爾基金會。 為了酬答這位餽贈人對醫學的關心,諾貝爾基金會事後又設置了一種年度獎學金,用來獎勵意大利青年醫學科學家。 1985年4月20日,東京日本科學技術基金會,將5000萬日元的首屆「日本獎」獎給了諾貝爾基金會,以「表彰諾貝爾基金會自1901年以來在促進科學和國際瞭解方面所起的作用」。 1985年 11月 10日,東京稻森基金會——具有諾貝爾獎精神,以支持科學、技術和藝術為宗旨的另一個日本基金會,將其首屆「東京獎」總金額為4500萬日元授予了諾貝爾基金會。 諾貝爾在其遺囑中,要求遺囑執行人將他的剩餘遺產約3100萬瑞典克朗投資于「安全債券」,以便設置諾貝爾基金會。 根據1901年最初的投資慣例,「安全債券」可解釋為金邊債券。 但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經濟的改變,「安全債券」必須重新進行解釋,理解為占優勢的經濟狀況或趨向。 為了使獎金保值,諾貝爾基金會經過長期努力,終於在1946年,獎金獲准免稅。 50年代初期,諾貝爾基金會又獲得瑞典政府的批准,放手投資于房地產、債券和安全貸款,而且還投資于各種股票。 由於有了投資自由和獎金免稅,才使獎金數額自1901年以來逐年下降的趨勢得以逆轉。 按照平均值計算,甚至可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從而使每份諾貝爾獎金的實際價值,接近或不低於1901年的首次獎。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諾貝爾傳》
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