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見作玎公也。 ”)《齊子仲姜鑄二首,為鄭盒賦》云:「我讀齊縛文,書闕乏左證。 獨取聖枇字,古誼藉以正。 親砌偶考妣,從女疑非敬。 《說文》有枇字, 乃訓祀司命。 此文兩皇枇,配祖義相應。 (文有曰『皇祖聖叔,皇枇聖姜。 」皇祖又成惠叔,皇枇又鹹惠姜』,俱從示作枇。 )幸得三代物,可與波長諍。 《左傳》有聲姜,《公羊》乃作聖。 聖聲字本通,俱從耳能聽。 (《白虎通》:『聖者,通也,聲也。 』《風俗通》:『聖者,聲也。 』《說文》:『聖,通也。 』) 附會不生國,謐法未可憑。 《周書謐法解》:『不生其國曰聲。 』蓋不足信。 聖之訓為睿,義亦同善令。 聖叔與聲姜,慈文非假倩。 以此裨《雅》說。 博按倘非病。 ” 其二云:“齊景賜晏子,郵殿鄙六十。 或謂即都昌,先為醜父邑。 本《齊乘》。 此曰陵叔孫,陵疑逢之別。 下述侯氏命,賜邑三百室。 其外邑又力, 加田進以律。 比阝獨兼都鄙,古文猶可識。 (文有云:『疾氏易之邑,二百又九十,又九邑,與比阝之人民都鄙。 』疾氏者,君也;易即錫也;此金文通例。 錫之邑二百又九十者,二百九十戶也;又九邑者,又錫以十室之邑九;至都鄙者,謂全邑也。 )古者賜采地,田與邑殊列。 卿田祿萬鍾,賦稟有定則。 邑乃出特賜, 置宰守宗柘。 用以旌殊功,歸老為世及。 意者逢醜父,惠叔名是易。 故雲勞齊邦, 子孫食其績。 又有云:『惠叔有成,勞于齊邦。 』刻畫頗曼患,吾黨重蓋闕。 寶書秦盡焚,《世本》宋又絶。 徒抱好古心,展玩三太息。 ”又《為伯寅侍郎題合鐘搨本》一首。 甚精霰,因奇字太多,未錄。 九、蒓客詩孜證亦間有未確者。 《新唐書李德裕傳》:「始吉甫相憲宗,牛僧儒、李宗閔對直言策,痛詆當路,條陳失政。 吉甫訴于帝且泣,有司皆得罪,遂與為怨。 吉甫又為帝謀討兩河叛將,李逢吉沮解其言,功未就而吉甫卒。 裴度實繼之。 逢吉以議不合罷去,故追銜吉甫而怨度,檳德裕不得進。 至是間帝暗庸, 誅度使與元稹相怨,奪其宰相而己代之。 欲引僧孺益樹黨,乃出德裕為浙西觀察使。 俄而僧孺入相,由是牛李之憾結矣。 」而《題宋畫香山九老圖卷詩》自注乃云:「牛、李黨者,謂僧孺、宗閔也。 有以李指衛公者誤。 」不知何所據而云然。 張志和《漁父詞》之西塞山,乃在吳中,非長江湖北界之西塞山。 而《夜過西塞山作》首云:「蘄黃山水窟,夜靜煙景迷。 突兀見西塞,壁立荒江湄。 」末乃云: 「玄真不可作,三嘆《漁父詞。 」》似有誤矣。 是時蒓客發武昌,下九江,過安慶,至滬,有《寄張孝達編修》詩,蓋張為湖北學政,而蒓客客張試院,不久又去也。 又《近聞》四首,作於甲寅,乃自註云:「先是賊首洪秀全為其下楊秀清所殺,近聞秀清亦死,則傳訛也。 」然詩刻於光緒十六年,雖前已寫定,何不刊改?亦與自序所云「由家及國,滄海之變故固亦多矣。 存其詩,亦足以徵閭裡之見聞」者有未合乎? 一○、向只知孫仲容為孜據之學,緘札往來,未詢其為詩也。 偶至靈隱寺書藏,見書目上有《孫仲容詩》一冊。 記其《吉日癸巳石刻》二首云:「銘璩賓山跡已蕪,空岩馬監費傳撫。 汲中一卷遊行傳,校得殷周六歷無?」「崑崙西母事微茫,《黃竹》歌成已耄荒。 不有驛騮千里足,只愁徐偃是真王。 」曾剛父《讀穆天子傳》詩,則謂《黃竹》三章即是悔過之詞,所以獲沒祗宮,途偃不能搖其天下,用意與此詩稍異而較深。 一一、康熙間,桐城戴名世《南山》集之獄,論者之。 曾翻其全集中,並無可罪語。 或曰以《孑遣錄》命名得罪也,或曰即為「南山」之名,取義雄狐,刺內亂故也。 然余嘗為馬通伯跋名世墨跡詩冊,乃送其師張相國英予告歸里者, 五言古八章,所言亦太無顧忌矣。 首章有云:「一朝遠引去,誰得系鱗羽?萬族紛皇皇,悵然緬宗主。 飄然不回顧,竟還舊居處。 」隱言其去之得計,不必枉己濟物也。 三章有云:「疏逖萬里身,清切千門地。 譬陟嵩華顛,跬步虞失墜。 洪濤履忠信,浮雲視名利。 息機任其真,當軸奚所累。 」明言不去危地,必將得禍; 棄不義之富貴,則履險如夷。 四章有云:「不知恩寵專,豈戀台衡貴?正延東合賓,忽入東門畫。 」言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恩寵雖專,鄙夷不屑,故方登台衡, 即求去也。 五章有云:「蒼發初未改,玉顏況無衰。 縶維亦奚為,公去久剋期。 五年遂前請,放騁如脫覊。 」明言致仕並不因衰老,直不屑而已,雖縶維何用哉? 律以曾靜、胡中藻諸獄,即此已足供鍛鏈矣。 一二、吳梅村《清涼山贊佛詩》五首為前清詩中一疑案。 第一首第四韻云:「王母攜雙成,綠蓋雲中來。 」言董姓也;以下「漢王坐法宮」云云,至「對酒毋傷懷」,言皇帝定情,種種寵愛,以及樂極生悲,念及身後事也。 第二首第三韻云:「可憐千里草,萎落無顏色。 」言董姓者竟死也;以下「孔雀蒲桃錦」云云,至「輕我人王力」,言種種佈施,以及大作道場,皇帝亦久久素食也;未韻「戒言秣我馬,遨遊凌八極」,先逗起皇帝將遠遊也。 第三首首韻云:「八極何茫茫,曰往清涼山。 」言將往清涼山求之,以應第一首首六句云:「西北有高山, 雲是文殊台。 台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石遺室詩畫》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