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時去洗澡,在去浴室的路上遇一位教過我們的藥學教授,亂蓬蓬的頭髮,肩上搭一條洗澡巾,手裡拿着浴皂,腋下夾一雙拖鞋,邊跑邊叫道:「搶佔位子!搶佔位子!」想起他在講台上西裝革履,頭髮一絲不亂、油光可鑒,從頭到腳氣宇軒昂,風度不凡,而且治學嚴謹,講課十分精彩。 台上台下判若兩人,發現這位教授如此可愛,不禁樂而開笑。 中醫學院搞校慶,寢室裡的4位姑娘前去湊熱閙,跳不要錢的舞。 深夜回校,饑餓難耐。 見路邊有小食攤,數數身上共有2元錢,估計夠了,便叫了4碗素麵。 吃了兩口才發現碗底臥着一隻煎鷄蛋,心裡直喊糟糕,硬着頭皮吃完。 結帳一共3元2角,果然我們走不脫。 與兩位老闆費了不少口舌才說好第二天晚上7點在老地方補交欠款,不見不散。 但第二天晚上去那里根本沒有他倆的蹤影,只好第三晚再去。 交了欠款之後我們義正辭嚴地指出他們頭一天不守信用的行為是不文明的,他倆便不停地給我們賠不是。 於是我們在道義上占了上風,總算輓回了一些面子,不禁樂而開笑。 半夜腹瀉,起床拿了隻手電筒去上廁所,回寢室的路上見漆黑的走廊裡迎面走來一人,以為遇上了流氓,嚇得心中亂跳,乾脆先下手為強,打開手電射住那人,原來是同年級另一位女生起夜。 正要打招呼,只聽她尖叫一聲,閃進一間寢室並立即關上門。 我將耳朵貼在門上,聽她在裡面對室友們哭訴外面有個流氓用手電照她,不禁樂而開笑。 學外科時又診斷自己患了「直腸癌」,心情十分沉重。 幾位好友拉我去鳳凰山春遊賞桃花,大家玩得十分高興,直到夕陽西下。 有人叫道:「快看那太陽多漂亮!」我在一旁鬱鬱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到了第二年春天我還活得好好的,大家又去賞桃花。 好友們望着天上的太陽愁眉苦臉地對我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禁樂而開笑。 上街逛商店,見路邊幾十輛自行車停放在一個「嚴禁停車」的牌子周圍。 估計不會出問題,便把自己的車也停在那裡,從商店出來時發現所有的自行車均不翼而飛,一打聽才知道被市管會用卡車運到某派出所去了。 取車前要交2元5角罰款,遞給3元,找回5角,打開對摺的鈔票,發現裡面竟還夾着一張5角,於是不動聲色取了自行車飛快離開,一路上想起占了5角錢的便宜,不禁樂而開笑。 仔細想一想,自己還算是個樂觀主義者,做一個樂觀者真好,不禁樂而開笑。 理解《晨報》馬莉 有一個孤獨的人。 他告訴了我他的苦悶,煩惱,以及憂鬱。 他說世人不能理解他。 他只希望得到我的理解。 晚上,我們喝酒,我盡一切努力去理解他——然而不能。 於是我「煞有介事」地「教導」他一番。 我給他講了3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建造巴別塔:人類在創始期,天下只有一種語言。 他們往東方大遷移時,遇見一片巴比倫平原,就在那裡定居下來。 他們彼此商量着說:「來吧!我們在這兒燒製磚頭!」他們真的動手燒製起來。 又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城裡要有高塔,聳入雲霄,好傳揚我們的美名,以免我們分散到別的地方!」這時候上帝下來了,他看見了人類建造的城和塔。 他說:「人類聯合成一個民族,講一種語言,就可以做這樣的事情,可想而知,以後他們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會做成什麼。 來吧!讓我下去,將人類的語言變亂,使他們無法彼此溝通。 」於是上帝施法術把人類分散到世界各地,讓他們有不同的語言,人類的高塔終於沒有建成。 這是《聖經》裡著名的故事。 「巴別」是「變亂」的意思。 「巴別塔」就是「變亂之塔」。 第二個故事是蘇格拉底的死: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法庭上,肅立着500個虔誠的雅典公民,人們要對偉大的思想鉅子蘇格拉底進行審判。 原因僅僅是蘇格拉底想當一個「馬虻」,要通過交談去「蜇醒」當時雅典這匹昏睡的純種馬,要讓那些名聲顯赫的雅典人意識到自己並不聰明,應當清醒起來。 然而,正直善良的雅典人始終對蘇格拉底暴露雅典民主制缺點的做法不能理解。 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懷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的民主制這架機器,處死了自己的同胞——聰慧、睿智的先哲蘇格拉底。 第三個故事是黑格爾的感嘆:1831年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彌留之際感嘆地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 」 但馬上,他又感慨地否定道:「就連這個人也不理解我!」故事講完了。 這個孤獨的人沉默不語。 這繼續對他喋喋不休道:第一個故事說明了上帝有時是扇蠢的。 他以為變亂了人類的語言就可以使人類彼此不能理解,他忘記了同一種語言的人也可以互不理解。 第二個故事恰好從正面論證了第一個故事的結論:雅典的公民們有誰理解了同是雅典公民的蘇格拉底?第三個故事是第二個故事的反證:即使理解了又能怎樣?人們理解的黑格爾是人們所理解的黑格爾,而不是他本人。 黑格爾的哲學來不是被分裂成了許多流派嗎?每一個流派都不可能脫離自身去理解真正的黑格爾。 我其實是在對自己喋喋不休。 我嘆息:偉人尚且如此,何況蕓蕓眾生的你我? 理解能力戴金林 人們常說:「小孩沒有理解能力。 」但我對此深深地表示懷疑。 一位老師教一年級數學。 他給孩子們講解減法,教得很努力。 一次,他把一個特別認真聽課的學生叫到黑板前,問道:「戈登,想一想,4顆櫻桃放在桌子上,你姐姐吃了其中的1顆,桌子上還剩幾顆?」 第11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散文大鑒》
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