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梁舊事》、《寓記》、《士喪儀注》等。 [7]徐勉:梁代徐勉,字仁修,孤貧好學。 其《戒子書》為世人傳誦。 [8]陸天隨:唐陸龜蒙,長州人,字魯直。 舉進士不第,好游江湖之間,自號江湖散人,又號天隨子。 《幽居》:陸龜蒙所作賦名。 [9]羅景綸:宋羅大經,廬陵人,字景綸。 著有《鶴林玉露》。 [10]王元美:明代文學家王世貞,字元美。 弇州園:王世貞的私人園林。 [11] 靈運:即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12]輞川:借指唐代詩人王維。 輞川,水名,在陝西省藍田縣南。 王維于輞川築有別業,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 [13]《四部稿》:明代文學家王世貞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 [14]浮余大白:讓我滿滿喝了一大杯酒。 浮白,本指罰酒,後來轉稱滿飲一大杯酒為浮一大白。 [15]木天:指翰林院。 陳繼儒1558—1639,松江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諸生。 隱居崑山之陽,復築室東余山,杜門著述。 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 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 或集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 卒年八十二,有《眉公全集》。 閲江樓記.宋濂 金陵為帝王之州[1]。 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 逮我皇帝[2],定鼎于茲[3],始足以當之。 由是聲教所暨[4],罔間朔南[5];存神穆清[6],與道同體。 雖一豫一遊[7],亦思為天下後世法。 城之西北有獅子山[8],自盧龍蜿蜒而來[9]。 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 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于巔,與民同遊觀之樂。 遂錫嘉名為「閲江」雲[10]。 登覽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11]。 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大一統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 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12],升其崇椒[13],憑闌遙矚,必悠然而動遐思。 見江漢之朝宗[14],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必曰:「此朕沐風櫛雨[15]、戰勝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廣[16],益思有以保之。 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下上,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肩而入貢[17],必曰:「此朕德綏威服[18],覃及外內之所及也[19]。 」四夷之遠,益思所以柔之[20]。 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21],農女有捋桑行饁之勤[22],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23]。 」萬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觸類而推,不一而足。 臣知斯樓之建,皇上所以發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閲夫長江而已哉? 彼臨春、結綺[24],非弗華矣;齊雲、落星,非不高矣[25]。 不過樂管弦之淫響,藏燕趙之艷姬。 一旋踵間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為何說也。 雖然,長江發源岷山,委蛇七千餘里而始入海[26],白湧碧翻,六朝之時,往往倚之為天塹;今則南北一家,視為安流,無所事乎戰爭矣。 然則,果誰之力歟?逢掖之士[27],有登斯樓而閲斯江者,當思帝德如天,蕩蕩難名[28],與神禹疏鑿之功同一罔極[29]。 忠君報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記,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切者[30],勒諸貞珉[31]。 他若留連光景之辭,皆略而不陳,懼褻也。 ——選自《四部叢刊》本《宋學士文集》 註釋: [1]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2]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3]定鼎:傳說夏禹鑄九鼎以象九州,歷商周,都作為傳國重器置於國都,後因稱定都或建立王朝為定鼎。 [4]暨:至[5]罔間朔南:不分北南。 [6]穆清:指天。 [7]一豫一遊:謂巡遊。 《孟子.梁惠王下》:「夏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豫,義同「游」。 《晏子春秋.內篇.問下》:「春省耕而補不足者謂之遊,秋省實而助不給者渭之豫。 」[8]獅子山:晉時名盧龍山,明初,因其形似狻猊,改名為獅子山。 山西控大江,有高屋建瓴之勢,自古以來是南京西北部的屏障,為兵家必爭之地。 [9]盧龍:盧龍山,在今江蘇江寧縣西北。 [10]錫:賜。 [11]軒露:顯露。 [12]法駕:皇帝的車駕。 [13]崇椒:高高的山頂。 [14]江漢之朝宗:《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意謂江漢等大川以海為宗。 [15]沐風櫛zhì雨:即「櫛風沐雨」。 風梳髮,雨洗頭,形容奔波的辛勞。 [16]中夏:這裡指全國。 [17]琛chēn:珍寶。 [18]德綏:用德安撫。 [19]覃:延。 [20]柔:懷柔。 [21]皸jūn足:凍裂腳上的皮膚。 [22]行饁yè:為田裡耕作的農夫送飯。 [23]衽rèn席:臥席。 意謂有寢息之所。 [24]臨春、結綺:南朝陳後主所建之閣。 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更有望春閣,用以居龔、孔二貴嬪。 [25]齊云:唐曹恭王所建之樓,後又名飛雲閣。 明太祖朱元璋克平江,執張士誠,其群妾焚死於此樓。 故址在舊吳縣子城止。 落星:吳嘉禾元年,天桂林苑落星山起三層樓,名曰落星樓。 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東北。 [26]委蛇:亦作「逶迤」,連綿曲折。 [27]逢掖:寬袖之衣,古代儒者所服,因用作士人的代稱。 [28]蕩蕩難名:《論語.泰伯》:「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29]神禹疏鑿之功:指夏禹治水之功。 [30]宵旰gàn:即「宵衣旰食」,指勤於政務,早起晚食。 [31]勒:刻。 貞珉:指碑石。 譯文: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 從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無法與當地山川所呈現的王氣相適應。 直到當今皇上,建國定都于此,才足以與之相當。 從此聲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養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與天道融為一體。 第2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2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