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蓮社:佛教淨土宗最初的結社。 晉代高僧慧遠居廬山東林寺,與僧俗十八賢結社唸佛,因寺池有白蓮,故稱。 [2]「歲之」句:此文作於萬曆四十二年甲寅,湯顯祖已六十五歲,故雲「甲寅者再」。 [3]痎瘧:瘧疾。 痎,二日一發之瘧。 [4]遠公:高僧慧遠,世人稱為「遠公」。 劉遺民,「十八高賢」之一。 [5]康樂:晉謝靈運,因襲封康樂公,故稱。 [6]省常:蓮宗第七祖,北宋初淳化年間住南昭慶,結蓮社,以杭州「本源天下之勝游,乃樂嘉遁」,一時間與會者多「宰相名卿」,「而王文正公且為之社首」《佛祖統紀》卷二十九。 [7]「吾弱冠」句:湯顯祖隆慶四年在南昌中舉,往西山峰寺謝考官張岳,晚過池上,墜一蓮簪,作有《蓮池墜簪題壁詩》。 [8]李公:唐代李渤,字濬之,洛陽人。 曾隱居廬山五老峰東南麓的一個山洞「白鹿洞」讀書。 [9]葛公:荀寅亮,錢塘人。 萬曆十四年任江西右參議備兵九江。 [10]樂愚:湯顯祖有《答樂愚上人》:「此時世路人情,大非昔比。 做官人失勢,出遊亦難如意。 況衰颯老僧,數百里外,向朱門求儭,能悲施者何人?安之矣。 兩貴人俱無報書,亦無庸相報也。 蓮社文久附去,遠公有靈,世豈無具龍象大力者,成此勝事,不必隱向鷄鶩索食也。 」「蓮社文」當即《續棲賢蓮社求友文》。 [11]懸輿之晷:辭官家居之時。 懸輿,同懸車。 古人七十辭官家居,廢車不用,稱七十歲懸車之年。 晷,時間。 [12]林、遠:東晉高僧支道林、慧遠。 [13]宗、雷:「十八高賢」之宗炳、雷次宗。 [14]淵明:晉詩人陶淵明,與慧遠為方外之交。 [15]湯嘉賓:史賓尹。 曾官南京國子監祭酒,罷歸。 [16]岳潛初:名元聲,嘉興人。 官工部都水司郎中,以言事罷歸。 [17]匡、蠡:匡,匡山,即廬山;蠡,彭蠡湖,即潘陽湖。 [18]周、劉:「十八高賢」之續之、劉遺民。 [19]詮、炳:「十八高賢」之張詮、宗炳,皆棄官而皈依佛門者。 顏子身諷.明陳繼儒 顏子居陋巷[1],一簞食,一瓢飲[2]。 孔子賢之,非賢其安貧樂道也。 安貧樂道,獨行苦節之士皆能之,何足以難顏子。 顏子,王佐才也[3]。 簞瓢陋巷中,卻深藏一個王佐!當是時,不特仲由、子貢諸儕輩拉他不去[4],即其師孔子棲棲遑遑[5],何等急於救世,而顏子只是端居不動,而且有以身諷孔子之意。 其後孔子倦于環轍[6],亦覺得陋巷的無此勞攘;厄于絶糧[7],亦覺得簞瓢的無此困頓;又其後,居夷浮海[8],畢竟無聊,原歸宿到蔬水由肱地位[9],而後知顏子之早年道眼清澈耳,所以有感而三嘆其賢也。 古人云:「智與師齊,減師半德;智過于師,乃堪傳授。 」其顏氏之謂耶!故終日不違,不見他如愚,惟于簞瓢陋巷時味之,絶不露王佐伎倆,亦絶不露三十歲少年圭角[10],至此方見得顏子如愚氣象。 註釋: [1]顏子:孔子弟子顏回,春秋時魯國人,字子淵。 好學,不道安貧,簞食瓢飲,不改其樂,不遷怒,不貳過,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 後世尊為「復聖」。 [2]簞、瓢:簞,食器;瓢,飲器。 一簞食,一瓢飲,喻生活清貧簡樸。 [3]王佐:帝王的輔佐。 [4]仲由、子貢:二人都是孔子弟子。 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春秋卞人,仕衛,為大夫孔悝邑宰。 後世不願跟從孔悝迎立蕢[目貴]為衛公,被殺。 子貢,姓端木,名賜,春秋衛人,能言善辨,善經商,家累千金,所至之處和王侯貴族分庭抗禮。 曾任魯、衛相。 [5]棲棲遑遑:忙碌不安,到處奔波。 [6]環轍:這裡指孔子乘車周游列國。 [7]厄于絶糧:孔子游于陳蔡之間,楚王欲邀他赴楚。 陳、蔡兩國為阻攔孔子,出兵將其圍困于陳、蔡的郊野。 孔子弟子們連續數日沒有飯吃,不少隨從弟子病倒了。 [8]居夷浮海:《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9]蔬水曲肱:指平凡簡樸的生活。 《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10]圭角:鋒芒。 硯北樓記.明袁中道 萬曆庚戌夏[1],中郎請安歸楚[2],卜居沙頭,得敝樓葺之,名之曰「硯北」。 余問其故,中郎曰:「昔通人段成式雲[3]:『杯宴之餘,常居硯北。 』夫人生閒適之趣,未有過于身在硯北時親韋編者也[4]。 我昔居柳浪六年,日擁百城。 即夜分猶手一編,神甚適,貌日腴。 及入宦途,簿書鞅掌[5],應酬柴棘,南北間關,形瘁心勞,幾不能有此硯北之身,今幸而歸矣。 中年以後,血氣漸衰,宜動少靜多,以自節嗇。 山水雖適,跋涉亦苦。 此亦宗少文築室江陵[6],息影臥游時也。 然而寂處一室,又未能即效寒灰古木之事[7],勢不能無所寄,以悅此生。 柳下之鍛[8],叔夜所以寄也,吾不堪勞;曲糵之逃[9],元亮所以寄也,吾無其量;《白鶴》、《何常》之調,戴仲岳所以寄也[10],吾不解操。 若夫貯粉黛,教歌舞,以耗壯心而遣餘年,往時猶有此習,今殊厭之。 昔裴公美一生醉心祖道[11],而晚年托鉢歌伎之院,自雲可以說法度人。 白樂天亦解乘理,至頭白齒豁,時攜群粉狐往牛奇章宅中鬥歌[12]。 此有何好,而自雲天上人間,無如此樂?雖雲遊雲幻霞,無所污染,然道人自有本色行徑。 湯能沃雪,雪能湯凝;火能銷冰,冰強火滅。 出水乖蓮花之質,切泥損太阿之鋒[13]。 第16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1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