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襄陽:即北宋書畫家米芾。 米芾,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 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微宗召為書畫學博士。 曾官禮部元外郎,人稱「米南宮」。 因舉止「顛狂」,被稱為「米顛」。 能詩文,擅書畫,精鑒賞。 行草書得力於王獻之,用筆俊邁。 畫山水從董源演變而來,不求工細,多用水墨點染,突破了勾廓加皴的傳統技法,開創獨特風格。 著有《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 [2]陸友仁:元代文學家。 名友,號硯北生。 工書法,精鑒賞。 撰有《墨史》、《研北雜誌》等。 [3]醜類:以同類事物相比況。 醜,通「儔」。 [4]雋人:才志出眾的人。 [5]通脫、檢括:通脫,曠達不拘小節。 檢括,遵循法度,謹言慎行。 [6]沓拖拉攞:沓拖,辦事拖拉,不利落。 拉攞,本意為崩塌,引申為自暴自棄,行為不自檢括。 詳見《世說新語.任誕》。 [7]二王:指王羲之、王獻之。 [8]顏平原:即唐代著名書畫家顏真卿。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萬年人。 開元進士,任殿中侍御史。 因被楊國忠排斥,出為平原太守,故稱。 [9]擲斤置削:斤,斧頭。 此語用匠石運斤典故。 《莊子.徐無鬼》有一則故事說:郢人鼻端有污泥,請著名工匠匠石用斧子給他削去。 匠石運斧,乎乎有風,似不經意,把泥污完全削盡,而不傷其鼻。 後遂用「匠石運斤」、「運斤成風」等形容技藝精湛、得心應手,揮灑自如,或指大手筆。 [10]董巨:指董源、巨源。 [11]崖絶魁壘如深往:奇險雄偉,造詣精深。 [12]兩蘇、黃豫章、秦淮海、薛河樂、德麟、龍眠、劉涇、王晉卿:兩蘇,指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黃豫章,指黃庭堅;秦淮海,即秦觀,號淮海居士;薛河東,指宋代著名書法家薛紹彭;德麟,即趙令畤,德麟為其字;龍眠:即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劉涇:宋陽安人,字巨濟,熙寧進士,王安石薦為經以所檢討,元符末官至職方郎中。 善作林石槎竹,作文務為奇詭語;王晉卿,即王詵,字晉卿。 太原人,徙居開封,娶英宗女魏國大長公主,為附馬都尉。 與蘇軾等友善,風流蘊藉,能詩善畫。 [13]王、謝、顧、陸、摩詰:王,指王羲之、王獻之;謝,指謝安,善行書;顧,指顧愷之,善畫;陸,指陸機,擅草書;摩詰,唐代詩人、畫家王維,字摩詰。 [14]玉躞金題:躞xiè,書卷的桿軸。 米芾《書史》有云:「白玉為躞,黃金題蓋。 」[15]藻火:水藻及火焰之形,古人用作官服上表示品級的紋飾。 [16]不用世法:不同流俗,隨心所欲。 [17]張長史:批唐張九齡。 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 開元二十五年,因遭李林甫誣陷,由右丞相貶為荊州長史。 [18]倪元鎮:即元代著名畫家倪瓚。 [19]敷文學士、高尚書:敷文學士指明人敷季雅。 高尚書,指元朝畫家高克恭。 克恭,字彥敬,號房山道人。 官至刑部尚書。 工畫山水,擅寫林巒煙景,師法米芾,筆墨蒼潤。 [20]東方朔、李白: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 漢武帝時為太中大夫,性詼諧滑稽,善辭賦。 常以談笑方式進諫。 李白,唐代大詩人,狂放不覊。 唐玄宗時,曾被召供奉翰林。 《太真外傳》記載其曾奉詔醉吟《清平調》三篇,援筆立就。 [21]洙泗之時:洙、泗二水,古時自今山東泗水縣北合流西下,至曲阜又分為二水。 流經之處,春秋時為魯國地域。 孔子居于洙泗之間,教授弟子。 洙泗之時,借指秦秋時孔子在世的年代。 [22]接輿:春秋時隱士,楚國人。 躬耕以食,佯狂不仕。 《論語》中記載他曾以《鳳兮歌》諷刺孔子遊說求仕,並拒絶與孔子交談,故稱楚狂接輿。 後世因以「楚狂」泛稱狂放不覊的人。 [23]濂洛之時:濂、洛,為宋代理學主要流派。 濂學代表人物周敦頤,洛學代表人物程頤、程顥。 濂洛之時,借指北宋理學盛行的年代。 勉兒侄.明祝世祿 爾兄弟齒不居人後[1],學不居人先,抖策精神[2],觀摩師友[3],研究經史,毋虛擲,毋雜好[5]。 憶昔我兄弟,丁汝兄弟之年[6],頂斗笠向赤日中,采山灌圃[7],形容黧黑[8],毛髮焦黃。 吾蓋十有九歲而受書,汝叔受書更後。 時汝祖汝祖母拮据教我兩人[9]。 吾兩人夏無葛,冬無爐,朝夕不輟[10],以有今日。 汝兄弟乃得垂髫就傅[11],把舊書向北窗披風而哦[12],是汝兄弟受享,過我兄弟遠甚,而或勤劬少遜[13],可乎不可乎?警醒我言,慎勿等於過耳蚋也[14]。 註釋: [1]齒:年齡。 [2]抖策:抖擻,振奮的意思。 [3]觀摩師友:倣傚師友。 觀摩,互相切磋,互相學習。 [4]毋虛擲:不要浪費光陰。 [5]毋雜好:不要什麼都喜好,要專心致志。 [6]丁:當。 [7]采山灌圃:打柴種菜。 圃,菜地。 [8]黧lí離:黑。 [9]拮据:本謂操作勞苦,後引伸後境況窘迫,生活困難。 [10]不輟chuò綽:不停止。 [11]垂髫tiáo條:垂髮的童子。 就傅:上學。 [12]哦:吟哦。 [13]勤劬qú渠:勤奮勞苦。 少遜:稍差。 [14]「慎勿」句:千萬不要把我的話當作過耳的蚊蟲聲。 蚋ruì瑞蚊類昆蟲。 祝世祿1539—1610,江西德興人。 萬曆十七年進士,考選為南科給事,官尚寶司卿。 工詩,善草書,著有《環碧齋詩集》三卷。 這封短信勉勵兒侄振奮精神,矢志于學。 他可能看到兒侄輩學習不刻苦、不專心,才寫了這封信,所以信中用自己少年時克服生活上重重困難,朝夕不輟,才學有成就的事實,教育子侄輩「毋虛擲,毋雜好」。 循循善誘,短語情長。 明代散文閲讀參考書目 第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