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乙未朔,賑順直固安等六十九州縣本年水災。 丁酉,以英廉為總管內務府大臣。 己亥,河南楊橋漫口合龍。 辛醜,調嵩椿為察哈爾都統,以舒明為綏遠城將軍。 癸卯,免山西陽曲等三十八州縣、大同管糧等十四二十四年水災隨徵耗銀。 丁未,免河南祥符等四十三州縣漕糧漕項有差。 辛亥,減江蘇山陽等二十一州縣衛水沈地畝,併除民屯、學田、湖蕩、草灘額賦。 癸醜,禮部尚書五齡安以讀表錯誤,褫職。 甲寅,上奉皇太後禦慈寧宮,加上徽號曰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皇太後,翌日頒詔覃恩有差。 以永貴為禮部尚書,阿里袞署之。 丙辰,上奉皇太後禦慈寧宮,率王大臣行慶賀禮。 進制聖母七旬萬壽連珠,奉皇太後懿旨,停止進獻。 以勒爾森為左都禦史。 十二月丁卯,以雲南江川等二州縣地震成災,命加倍賑之,仍免本年額賦。 辛未,免江蘇南匯等六州縣二十三年水旱災額賦。 甲戌,賑山西文水等十三州縣水災。 甲申,賑湖北漢川等二縣衛水災。 二十七年春正月丙申,以奉皇太後巡省江、浙,詔免江蘇、安徽、浙江逋賦。 賑河南祥符等州縣災民有差。 丁酉,以科爾沁敏珠爾多爾濟旗災,貸倉穀濟之。 丙午,上奉皇太後南巡,發京師,免直隷、山東經過地方本年錢糧十分之三,上年被災處十分之五。 戊申,左都禦史金德瑛卒,以董邦達代之。 賑順直文安等二十八州縣上年水災。 甲寅,賑山東曹、齊河等二縣水災有差。 召多爾濟回京,命容保駐西寧辦事。 丁巳,綏遠城將軍舒明卒,調藴著代之。 戊午,免山東惠民等十五州縣衛歷年民欠穀銀。 己未,以周人驥固執開南明河,荒農累民,罷之。 命喬光烈為貴州巡撫。 癸亥,命清查俄羅斯疆界。 二月己巳,賑江蘇高郵等十一州縣、安徽太和等五州縣水災。 庚午,命尹繼善為禦前大臣。 壬申,上奉皇太後渡河,閲清口東壩、惠濟閘。 命阿里袞為禦前大臣,高晉為內大臣。 丙子,朝鮮入貢。 丁醜,哈薩克使策伯克等入覲行在,賜冠服有差。 庚辰,上奉皇太後渡江,閲京口兵。 辛巳,上幸焦山。 乙酉,上奉皇太後臨幸蘇州府。 丙戌,免河南祥符等四十三州縣上年水災額賦。 戊子,上謁文廟。 三月甲午朔,上奉皇太後臨幸杭州府。 乙未,上幸海寧閲海塘。 丁酉,賑湖北潛江等九州縣衛水災。 戊戌,上閲兵。 庚子,免江、浙節年未完地丁屯餉、漕項,並水鄉灶課銀。 辛醜,賑山東齊河等五州縣上年水災。 壬寅,上幸觀潮樓。 賜浙江召試貢生沈初等二人舉人,與進士孫士毅等二人並授內閣中書。 癸卯,上奉皇太後臨視織造機房。 丙午,回蹕。 丁未,加錢陳群刑部尚書銜。 甲寅,上奉皇太後渡江。 乙卯,命濬築直隷各河堤,以工代賑。 丙辰,移山西歸綏道駐綏遠城。 己未,上祭明太祖陵。 閲兵。 幸兩江總督尹繼善署。 庚申,免江蘇江寧、蘇州,杭州附郭諸縣本年額賦。 辛酉,賜江南召試諸生程晉芳等五人舉人,與進士吳泰來等三人並授內閣中書。 壬戌,上奉皇太後渡江。 夏四月庚午,上閲高家堰,諭濟運壩至運口接建磚工。 上奉皇太後渡河。 以大理寺少卿顧汝修奉使安南,擅移書詰責國王,褫職。 癸酉,命莊親王允祿等由水程奉皇太後回蹕。 上登陸由徐州閲河。 甲戌,免浙江仁和等十縣、湖州一所、仁和等五場上年水災額賦。 庚辰,上祭孟子廟,謁先師廟。 辛巳,上謁孔林。 賑甘肅安定等十州縣上年雹災。 壬午,免山東齊河等四十四州縣衛所上年水災額賦。 戊子,皇太後登陸,駐蹕德州行宮。 己醜,上送皇太後登舟。 庚寅,命劉統勛會勘景州疏築事宜。 辛卯,免順直大興等十州縣逋賦。 五月甲午,以乾清門行走額魯特鄂爾奇達遜奮勉勇往,賞三等伯爵。 賑安徽壽州等十州縣衛上年水災。 乙未,上至涿州。 哈薩克陪臣阿塔海等入覲,賜冠服有差。 賑長蘆屬滄州等七州縣及嚴鎮等七場上年水災灶戶,並免賦有差。 辛醜,上詣黃新莊迎皇太後居申昜春園。 賑湖南武陵等四州縣上年水災,並免額賦有差。 癸卯,除安徽虹縣等四州縣衛水占窪地額賦。 戊申,調鄂弼為陝西巡撫。 以紮拉豐阿為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 癸醜,以倭和為總管內務府大臣。 閏五月癸亥朔,以清保年老,召來京。 調格舍圖為盛京將軍,朝銓署之。 丁卯,免湖北潛江等九州縣衛上年水災額賦。 辛巳,籍沒納延泰財產。 辛卯,命西安將軍如松襲封信郡王,以德昭之子修齡襲如松公爵。 改察哈爾都統嵩椿為西安將軍,以巴爾品代之。 六月丁酉,免直隷固安七十四州縣上年水災額賦。 壬寅,召此次南巡接駕休致之編修沈齊禮來京,及因事降革之馮鎬等十三員引見。 乙巳,以庫爾勒伯克等進貢,諭計直頒賞,仍通諭各城,非盛典進方物者皆止之。 己酉,以原任將軍班第、參贊大臣鄂容安在伊犁竭忠全節,命於伊犁關帝廟後設位致祭。 秋七月壬戌,以朝鮮三水府滋事逃人越境,命恆祿等赴邊境查勘。 癸亥,免安徽壽州等十六州縣衛上年水災額賦。 戊辰,上奉皇太後巡幸木蘭,免經過地方本年錢糧十分之五。 乙亥,霍罕侵據額德格訥阿濟畢布魯特之鄂斯等處,諭永貴檄霍罕還之。 八月庚子,建伊犁之固勒劄、烏哈爾裡克兩城,賜名綏定、安遠。 上奉皇太後回駐避暑山莊。 甲辰,託恩多丁憂,調明山署廣東巡撫,蘇昌兼署,湯聘為江西巡撫,以宋邦綏為湖北巡撫,愛必達兼署。 壬子,免順直文安等十七州縣逋賦及寧河等五縣本年水災額賦。 丙辰,賜察哈爾都統敕書。 黑龍江將軍綽勒多卒,調國多歡代之。 九月癸亥,賞自哈薩克來投之塔爾巴哈沁額魯特巴桑銀綺。 庚午,上奉皇太後回蹕。 辛未,巴達克山素勒坦沙遣使入覲。 丁醜,命乾清門侍衛明仁帶禦醫馳視胡寶瑔疾。 賑山東齊河等三十五州縣衛水災,並免額賦。 甲申,建烏魯木齊城堡,賜城名曰寧邊、輯懷,堡名曰宣仁、懷義、樂全、寶昌、惠徠、屢豐。 戊子,理籓院尚書、領侍衛內大臣富德以索取蒙古王公馬畜,褫職逮問。 己醜,以新柱為理籓院尚書,明瑞為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 冬十月辛卯,調陳宏謀為湖南巡撫,宋邦綏署之,莊有恭為江蘇巡撫,熊學鵬為浙江巡撫,馮鈐為廣西巡撫,顧濟美護之。 癸巳,緬目宮裡雁以焚殺孟連土司刀派春全家,命處斬,傳首示眾。 癸卯,以愛烏罕汗愛哈默特沙遣使入貢,諭沿途督撫預備筵宴,並命額勒登額護送。 乙巳,設總管伊犁等處將軍,以明瑞為之。 命築科布多城。 己酉,賑順直霸州等六十三州縣水雹霜災,免江蘇清河等十七州縣衛本年水災額賦。 甲寅,賑浙江仁和等二十八州縣衛場水災。 丁巳,奉天府府尹通福壽以徇縱治中高錦勒索商人,解任鞫治。 十一月己未朔,濬山東德州運河。 庚申,設伊犁參贊大臣,以愛隆阿、伊勒圖為之。 辛酉,設伊犁領隊大臣。 命明瑞等率兵驅逐塔爾巴哈台山陰之哈喇巴哈等處越牧哈薩克。 戊辰,以薩魯布魯特頭目沙巴圖交還所掠霍罕貿易人等馬匹,諭永貴等酌賞之。 呼什齊布魯特為霍罕所侵來投,命移於阿拉克圖呼勒等處遊牧。 庚午,命博斯和勒為杜爾伯特盟長,設副將軍二員,以車淩烏巴什為右翼副將軍,巴桑為左翼副將軍。 辛未,建喀什噶爾新城。 壬申,改山西平魯營參將為都司,裁原設中軍守備及井坪營都司。 丙子,哈薩克努爾賚、烏爾根齊城哈雅克等遣使入覲。 甲申,諭方觀承仿河南濬道路溝洫。 賑甘肅皋蘭等二十州縣本年冰雹霜雪災。 戊子,濬山東壽張等州縣河道溝渠。 十二月庚寅,大學士史貽直以老病乞休,優詔慰留,命不必兼攝工部,以示體恤。 丙申,克什密爾呢雅斯伯克請入覲,允之。 霍罕呈書,以布魯特鄂斯故地為己有,諭永貴等嚴檄令給還。 辛醜,以霍罕伯克複永貴等書謂前遣使人奉旨稱為汗,欲以喀什噶爾為界,諭嚴檄斥駁之。 丁未,工部尚書歸宣光卒,以董邦達代之。 壬子,命納世通赴喀什噶爾辦事,代永貴回京。 癸醜,巴達克山侵圍博羅爾,諭新柱等嚴檄責令息兵,並索獻布拉尼敦妻孥。 第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