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兩種限制輸入的方法連同四種獎勵輸出的方法,乃是使貿易差額有利,以增加國內金銀量的六種主要的手段,為重商主義所倡導。 我將在以下各章分別加以討論。 對於這六種手段有沒有所說的把貨幣輸入到國內來的傾向,我將不再多加注意,而主要考察這些手段的每一種對於國家產業的年產物可能有什麼影響。 這些手段既然會增加或減少國家年產物的價值,顯然也一定會增加或減少國家的實際財富和收入。 第二幕 論限制從外國輸入國內能生產的貨物 以高關稅或絕對禁止的辦法限制從外國輸入國內能夠生產的貨物,國內從事生產這些貨物的產業便多少可以確保國內市場的獨占。 例如,禁止從外國輸入活牲畜和醃制食品的結果,英國牧畜業者就確保了國內肉類市場的獨占。 對穀物輸入課以高額關稅,就給與穀物生產者以同樣的利益,因為在一般豐收的時候對穀物輸入課以高額關稅,等於禁止它的輸入。 外國毛織品輸入的禁止,同樣有利於毛織品制造業。 絲綢制造業所用的材料雖全系產自國外,但近來也已取得了同樣的利益。 麻布制造業尚未取得這樣的利益,但正在大踏步向這一目標邁進。 還有其他許多種類的制造業同樣地在英國完全取得了或幾乎取得了不利於同胞的獨占權。 英國所絕對禁止輸入或在某些條件下禁止輸入的貨物,其種類之繁多,不很熟悉關稅法的人是簡直極不容易猜想出來的。 這種國內市場的獨占,對享有獨占權的各種產業往往給予很大的鼓勵,並往往使社會在那情況下有較大部分的勞動和資財轉用到這方面來,那是毫無疑問的。 但這辦法會不會增進社會的全部產業,會不會引導全部產業走上最有利的方向,也許並不是十分明顯的。 社會全部的產業決不會超過社會資本所能維持的限度。 任何個人所能雇用的工人人數必定和他的資本成某種比例,同樣地,大社會的一切成員所能繼續雇用的工人人數,也一定同那社會的全部資本成某種比例,決不會超過這個比例。 任何商業條例都不能使任何社會的產業量的增加超過其資本所能維持的限度。 它只能使本來不納入某一方向的一部分產業轉到這個方向來。 至於這個人為的方向是否比自然的方向更有利於社會,卻不能確定。 各個人都不斷地努力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 固然,他所考慮的不是社會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對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會或者毋寧說必然會引導他選定最有利於社會的用途。 第3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3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