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財富日益增加,以及認為由於貴金屬量自隨財富增加而增加,貴金屬價值因此自隨貴金屬數量增加而減少這個俗見,可能使許多人相信,歐洲市場上金銀價值迄今還在跌落。 而許多土地原生產物還在逐漸騰貴這個事實,也許使這班人越發確信這種見解。 我已在前面說過,一國隨財富增加而增加的貴金屬量,絕沒有減低其價值的傾向。 一切種類的奢侈品和珍奇品,當然都o集富國,由於同一原因,金銀也自然o集富國。 這不是因為這些物品,在富國比在貧國低廉,卻是因為它們在富國比在貧國昂貴,即在富國可得更好的價格。 優越的價格,吸引了這些物品,這優越性一旦消減,這些物品就不會向這方面o集。 除了穀物及其他全靠人類勤勞而生產的各種植物,一切種類的原生產物,如家畜、家禽,如各種獵獲物,如地中有用的化石和礦物等,都隨社會財富增長和技術改進而自然趨於昂貴,這也是我已經努力說明過的。 所只,縱使這些商品能換得比以前多的白銀,我們仍不能因此便說,銀價實際上已較前低落,換言之,銀只能購買比以前少的勞動量。 能由此引出的結論只是,這些商品的價格實際上已經提高,換言之,能購得比以前多的勞動量。 隨著財富的增長和技術的改進,這些商品,不但名義價格上升了,其真實價格也上升了。 名義價格的上升,並非銀價下落的結果,而是該商品自身具實價值上升的結果。 社會進步對三種原生產物的不同影響 原生產物,可只分作三類。 第一類產物幾乎全然不能由人類勞力使之增加;第二類產物能適應需耍而增加;第三類產物雖能由人類勤勞而增加,但人類勤勞的實效是有限的或靠不住的。 第一類產物的真實價格可隨財富的增長和技術的改進而無限制地上升。 第二類產物的真實價格,有時雖可大大上升,但決不能長久超越一定限度。 第三類產物的真實價格,在自然傾向上,雖依改良程度的增進而增高,不過在同一改良程度下,其價格有時甚至反而下落,有時保持原狀,有時或多或少地上升,要看偶然事變使人類勤勞的努力,在增加此等產物時所收實效如何而定。 第一類 第16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1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