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貨幣卻就在這情況下,成為一切文明國商業上的通用媒介。 通過這媒介,一切貨物都能進行買賣,都能相互交換。 我現在要討論人們在以貨幣交換貨物或只貨物交換貨物時所遵循的法則。 這些法則決定所謂商品相對價值戌交換價值。 應當注意,價值一詞有二個不同的意義。 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於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 前者可叫做使用價值,後者可叫做交換價值。 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往往具有極小的交換價值,甚或沒有;反之,交換價值很大的東西,往往具有極小的使用價值,甚或沒有。 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們不能以水購買任何物品,也不會拿任何物品與水交換。 反之,金鋼鑽雖幾乎無使用價值可言,但須有大量其他貨物才能與之交換。 為要探討支配商品交換價值的原則,我將努力闡明以下三點: 第一,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換言之,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 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麼, 第三,什麼情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換言之,使商品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共自然價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關於這三個問題,我將在以下三章 內盡力作出詳細明了的說明。 不過,有些地方象似冗贅,要請讀者忍耐;有些地方雖經我竭力作詳盡的說明,恐仍難免說得不夠清楚,要請讀者細心體會。 我因要求十分明了,往往不憚煩瑣。 但對一個極其抽象的問題,即使殫精竭慮,期其明了,恐仍難免有些不明白的地方。 第五幕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名義價格或其勞動價格與貨幣價格 一個人是貧是富,就看他能在什麼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 但自分工完全確立以來,各人所需要的物品,僅有極小部分仰給於自己勞動,最大部分卻須仰給於他人勞動。 所以,他是貧是富,要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換言之,要看他能夠購買多少勞動。 一個人占有某貨物,但不願自己消費,而願用以交換他物,對他說來,這貨物的價值,等於使他能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量。 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