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公子令人重疏東邊廊房下的泉水,自己也脫下官袍,僅剩內衣,躬身指示,其姿態格外優雅。 那尼姑看了讚歎不絶。 源氏公子忽見旁有佛前供淨水器具,遂想起那尼姑,道:「師姑老太太也住此處麼?我犯不敬之罪了。 」便命取官抱來穿上,走至尼姑居處帷屏旁,道:「小女能長得如此完美無缺,全仗太君修善積德。 太君為了我等,竟捨棄心愛的靜修之處而重返塵世,實乃恩重如山。 而老大人獨居浦上,此間定多牽掛。 種種照拂,不盡感恩!」言辭極為清真意切。 尼姑答道:「能蒙公子體諒我重返塵世之苦心,老身苟延至今,也不算枉度歲月。 」言畢流下淚來。 略頓片刻,又道:「這顆小花,生長於荒瘠之壤,委實可憐。 如今移植豐壤,定當繁榮茂盛,嬌貴艷麗,誠可慶喜。 推恨托根太淺,不知有否障礙,深為擔憂啊!」言辭極顯風趣。 公子便與她敘舊,追述尼姑祖父中務親王居此邸宅時的情狀。 此刻泉已流通,水聲淙淙,如泣訴舊情。 尼姑便吟詩道: 故主重至不相識,泉咽幽語昔日情。 源氏公子聽過,覺此詩甚為質樸,且語氣謙遜,詩情極為雅緻。 便答吟道: 泉聲猶念昔年事,故主今非昨日音。 往事實乃令人戀慕啊!他一面沉思往昔,一面徐徐站起,姿態極為高雅。 尼姑覺得他確是絶世無雙的美男子。 源氏公子來峻峨佛堂。 他規定:此處佛事,每月十四日普賢講,十五日阿彌陽講,月底釋伽講。 此乃必須,無須多言。 此外他又增設諸種佛事。 至于佛堂裝飾諸事,均有指示。 至月上當空,方回大堰邪。 此時他憶起昔年明石浦月夜情景。 明石姬知他心思,便隨機取出那張公子當年所贈之琴,置於其前。 此刻源氏公子正莫名淒愴,不堪忍受,便彈奏一曲,以傾積鬱。 弦調尚同昔日,毫無改變。 故彈奏之時,昔日情景躍然眼前。 遂吟詩道: 「琴未負昔時盟,方信未絶舊日情。 」明石姬答道: 「弦音瀝瀝永不改,聊慰深情托相思。 仙韻一曲舒愁腸,鬆濤隱隱含泣音。 」二人吟詩唱和尤為和諧相稱。 明石姬為此分外欣慰。 明石姬姿容,閉花羞月,叫源氏公子戀戀難捨。 小女公子嬌姿,更使他百看不厭。 他想:「如何安置這小寶貝呢?若暗中撫育,確能避人耳目,但如此委屈她,我怎捨得!不如攜至二條院,作紫姬女兒,以便悉心教養她。 將來送其入宮,尚可免遭世人譏評。 」卻又深恐明石姬不允,不得已將此念隱於心中,惟有對小女垂淚。 小女公子初次見父尚顯羞赧,後漸熟識,也與他言笑、搏玩,親近於他。 源氏公子便愈覺其女聰慧伶俐,嬌美可愛。 他抱了她,父女二人容貌相映,更加漂亮光及!可見他們宿綫不淺。 翌日,預定返京。 因為惜別,清晨起身略遲。 他預計徑直返京。 但京中達官顯貴來者甚眾,此刻皆匯聚桂院。 另有眾多殿上人直至邸內迎他。 源氏公子對此頗為懊惱,道:「真無可奈何!如此難找之所,他們憑何而來戶外面人聲喧囂,他只得出去。 臨別無限傷心,臉上毫無神彩。 走至明石姬房門,不覺緩步停下。 碰巧乳母抱著小女公子出來。 源氏公子見後,不忍舍她而去,便伸手撫其秀髮,道:“我愛她過分。 一刻不見,便覺心中空空,一無所措。 這如何是好呢?此地真乃『君家何太遠』療乳母答道:“昔日久居鄉野,想唸得好生痛苦!如今到得京中,倘再不照護,便更不如昔。 小女公子伸出小手,撲向其父,要他抱。 源氏公子便坐下來,拖了她,道:“怪哉,我一生憂患,竟無盡時!這孩子片刻不見便覺痛苦。 夫人呢?何故不同來送別?即便再見一面,亦可得暫時安慰啊!」乳母笑着,進去告知了明石姬。 明石姬此時正愁腸百結,躺臥于床,難以起身。 源氏公子覺得未免太嬌貴了。 眾侍女皆催她即刻出去,不應叫公子久候。 她才強作起身,膝行而前,將半身隱于帷屏後,姿態異常優美高雅。 如此嬌艷模樣,即便呈女,也無過善之處。 源氏公子撩起帷屏垂布,向她傾訴離情。 終於告別。 源氏公子走出幾步,回頭一望,但見向來羞澀不前的人,此次競倚門揮手相送。 明石姬舉目一望,覺其真乃儀表堂堂的美男子!其身體本來瘦長,如今略胖了些,便更加勻稱了。 服飾也很得體,十足內大臣風度,裙據上竟也泛溢出風流高雅之氣來。 昔年削職去官的右近將監,早已復職任藏人之位,且兼衛門尉之職,今年復又晉爵。 如今威武堂皇,神氣十足,迥異昔年。 此刻他手握內大臣佩刀,侍立於內大臣身旁。 右近將監瞧見一熟識傳女,便一語雙關道:「昔年湧上的厚思,我終身銘記。 但此次多有失禮:清晨醒來,便覺此地板似明石浦,卻無法寫信與你,以資慰安。 」那傳女答道:「此窮僻山鄉,荒涼不亞於朝霧漫天的明石浦。 況親友凋零,連蒼松也非故人。 承蒙你不忘舊情前來問候,甚感欣慰。 」右近將監覺得此侍女誤會太深。 原來他曾暗戀明石姬,故如此言語。 此侍女卻深誤他有意於己。 右近將監甚覺無趣,便淡然告別道:「改日再來拜訪吧。 」遂隨公子告辭。 源氏內大臣衣冠楚楚,前驅者高聲喝道。 頭中將與兵衛督陪坐于車後。 源氏內大臣對其道:「我這簡陋不堪之所竟被你們找到,真遺憾!」樣子頗不愉快。 頭中將答道:「昨夜花好月圓,我們未曾奉陪,深感抱歉。 因此今晨冒霧前來候駕,以補過失。 山中紅葉尚未紅艷,可野間秋花正茂呢!昨日同來某朝臣,途中放鷹獵取鳥獸,不料落于後面,如今不知如何?」 源氏內大臣決定今日于桂院遊玩,便命車駕轉赴該地。 桂院管家慌忙置備筵席,奔走忙碌,滿院嘈雜起來。 源氏內大臣召見鴻鵝船上的漁夫。 他聽其口音,便憶起須磨浦上漁夫的土語。 昨晚于峻峨野間放鷹狩獵的某朝臣,將一串以獲技所穿的小鳥作為禮物送上,以證明他曾經狩獵。 觥籌交錯,酒興大酣,不覺過量。 河邊散步,深恐失足。 然而酒醉興濃無暇顧及,遂於川過盤桓一日。 諸人皆賦絶句。 晚間月光皎潔,傾瀉而下。 此間正值音樂盛會,但聞弦繁管急,甚為熱閙!絃樂推用琵琶與和琴,笛類則命增長此道者吹奏。 笛中所吹曲調,甚合秋天時令。 水面風來,與曲調相和,更富雅趣。 此時月亮高升,樂音響徹雲霄,仿若仙樂陣陣。 夜色漸深,京中復來四五個殿上之人,這些人皆侍候于禦前。 宮中舉行管絃樂會時,皇上曾言:「六日齋戒,今已屆滿,源氏內大臣必來參與奏樂,為何久不見人?」有人啟奏:『大臣正賞游嗟峨桂院。 』崖上便遣使前往問候。 同往欽差為藏人並,帶來冷泉帝之信。 其中有詩道: 「院近檐宮桂,料得清光香。 我很是羡慕!」源氏內大臣對未能參與宮中奏樂一事深感歉意,讓使者傳述冷泉帝。 但他覺此間奏樂,蓋環境不同,頗有淒清之感,意趣反勝於官中。 遂換盞添舊,復增醉意。 此間未曾備有犒賞品,便遣人去大堰邸內取,囑咐明石姬:不必格外豐厚。 明石姬即將手頭現成兩擔衣物交與使者送上。 欽差藏人並急欲返宮。 源氏大臣便贈欽差女裝一襲,並答詩道: 第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源氏物語》
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