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兒,京兆人也。 明元在東宮,以善騎射給事帳下,謹願未嘗有過。 明元嘗獵于氵壘南,冰陷沒馬。 洛兒投水奉帝出,殆將凍死。 帝解衣賜之,自是恩寵日隆。 天賜末,帝避難居外,洛兒晨夜侍衛,恭勤發於至誠。 元紹之逆,帝左右唯洛兒與車路頭。 晝居山嶺,夜還洛兒家。 洛兒鄰人李道潛相奉給,晨復還山。 眾庶頗知,喜而相告。 紹聞,收道斬之。 洛兒猶冒難往返京都,通問于大臣,大臣遂出奉迎,百姓奔赴。 明元還宮,社稷獲全,洛兒有功焉。 明元即位,拜散騎常侍,賜爵新息公,加直意將軍。 又追贈其父為列侯,賜僮隷五十戶。 卒。 贈太尉、建平王。 賜溫明秘器,載以巉輬車,使殿中衛士為之導從,親臨哀慟者四焉。 乃鴆其妻周氏,與合葬。 子長城襲爵。 車路頭,代人也。 少以忠厚選給東宮,為帳下帥。 天賜末,明元出於外,路頭隨侍竭力。 及即位,封宣城公、忠意將軍。 帝性明察,群臣多以職事遇譴,至有杖罰,故路頭優遊不任事。 性無害,每評獄處理,常獻寬恕之議,以此見重於朝,帝亦敬納之。 卒,明元親臨哀慟,贈太保、宣城王,謚曰忠貞。 喪禮一依安城王叔孫俊故事。 陪葬金陵。 子眷襲爵。 盧魯元,昌黎徒河人也。 曾祖副鳩,仕慕容氏,為尚書令、臨澤公。 祖、父並至大官。 魯元寬和有雅度。 明元時,選為通直郎,以忠謹給侍東宮,太武親愛之。 即位,以為中書侍郎,寵待彌渥。 而魯元益加謹肅,帝愈親待之。 內外大臣,莫不敬憚。 性多容納,善與人交,好掩人過揚人美,由是公卿咸親附之。 以工書有文才,累遷中書監,領秘書事。 賜爵襄城公,贈其父為信都侯。 從征赫連昌,太武親追擊,入其城門,魯元隨帝出入。 是日微魯元,幾至危殆。 後遷太保、錄尚書事。 帝貴異之,臨幸其第,不出旬日。 欲其居近,易往來,乃賜甲第于宮門南。 衣食車馬皆乘輿之副。 真君三年,駕幸陰山,魯元以疾不從。 侍臣問疾,醫藥傳驛,相屬於路。 及薨,帝甚悼惜之,還臨其喪,哭之哀慟。 東西二宮,命大官日送奠。 晨昏哭臨,訖則備奏鐘鼓伎樂。 輿駕比葬三臨之。 喪禮依安城王叔孫俊故事而賵送有加。 贈襄城王,謚曰孝。 葬于崞山,為建碑闕。 自魏興,貴臣恩寵,無與為比。 子統襲爵,以父任,侍東宮。 太武以元舅陽平王杜超女南安長公主所生妻之。 車駕親自臨送,太官設供具,賞賚千計。 文成即位,典選部、主客二曹。 卒,贈襄城王,謚曰景。 無子。 弟彌娥襲。 卒,贈襄城王,謚曰恭。 魯元少子內,給侍東宮。 景穆深昵之,常與臥起,同衣食。 父子有寵兩宮,勢傾天下。 內性寬厚,有父風,而恭慎不及。 正平初,宮臣伏誅。 太武以魯元故,唯殺內而厚撫其兄弟。 陳建,代人也。 以善騎射擢為三郎,遷下大夫、內行長。 太武討山胡白龍,輕之,單將騎數十,每自登山。 白龍伏壯士,出不意;帝墜馬,幾至不測。 建以身捍賊,奮擊,殺數人,被十餘瘡。 帝壯之,賜別戶二十。 文成初,出為幽州刺史,假秦郡公。 帝以建貪暴懦弱,遣使就州罰杖五十。 孝文初,征為尚書右仆射,加侍中,進爵趙郡公。 建與晉陽侯元仙德、長樂王穆亮、平原王陸睿密表啟南伐,帝嘉之。 遷司徒,進爵魏郡王。 帝與文明太后頻幸建第,賜建妻宴于後庭。 薨,子念生襲。 有罪,爵除。 來大幹,代人也。 父初真,從道武避難叱候山,參創業功。 官至後將軍,武原侯,與在八議。 大幹驍果善騎射。 永興初,襲爵,位中散。 至于朝賀之日,大幹常著禦鎧,盤馬殿庭,朝臣莫不嗟嘆。 遷內三郎、幢將,典宿衛禁旅。 大幹用法嚴明,上下齊肅。 嘗從明元校獵,見獸在高岩上,持槊直前刺之,應手而死,帝嘉其勇壯。 太武踐阼,與襄城公盧魯元等七人俱為常侍,常持仗侍衛,晝夜不離左右。 累從征伐,以戰功賜爵廬陵公,鎮雲中,兼統白道軍事。 太武以其壯勇,數有戰功,兼悉北境險要,詔使巡撫六鎮,以防寇虜。 經略佈置,甚得事宜。 後吐京胡反,以大幹為都將,討平之。 在吐京卒。 喪還,停于平城南。 太武出遊還,見而問之,左右以對,帝悼嘆者良久。 詔聽其喪入殯城內。 贈司空,謚莊公。 子丘頽襲爵,降為晉興侯。 宿石,朔方人,赫連屈丐弟文陳之曾孫也。 天興中,文陳父子歸魏,道武嘉之,以宗女妻焉,拜上將軍。 祖若豆根,明元時賜姓宿氏,襲上將軍。 父沓干,從太武征平涼有功,賜爵漢安男。 後從討蠕蠕,戰沒。 石年十三襲爵,擢為中散,遷內行令。 從于苑中遊獵,石走馬引前,道峻馬倒,殞絶,久之乃蘇。 由是禦馬得制。 文成嘉之,賜以綿帛、駿馬,改爵義陽子。 又常從獵,文成親欲射猛獸。 石叩馬諫,引帝至高原上。 後猛獸騰躍殺人。 褒美其忠,許後有犯罪,宥而勿坐,賜駿馬一疋。 尚上谷公主,拜駙馬都尉。 位吏部尚書,進爵太山公,為北征中道都大將。 卒,追贈太原王,謚康,葬禮依盧魯元故事。 太和初,子倪襲爵。 萬安國,代人也。 世為酋帥。 父振,尚高陽長公主,拜駙馬都尉,位長安鎮將,爵馮翊公。 安國少明敏,以國甥復尚河南公主,拜駙馬都尉。 獻文特親寵之,與同臥起。 拜大司馬、大將軍,封安城王。 安國先與神部長奚買奴不平,承明初,矯詔殺買奴于苑中。 孝文聞之,大怒,遂賜死,年二十三。 子翼襲王爵。 有嵇根者,世為紇奚部帥。 皇始初,率部歸魏,尚昭成女。 生子拔,位尚書令。 拔尚華陰公主,生子敬。 元紹之逆也,主有功,超授敬大司馬,封長樂王。 薨,子護襲,拜外都大官。 根事蹟遺落,故略附雲。 周觀,代人也,驍勇有膂力。 太武以軍功賜爵金城公,位高平鎮將。 善撫士卒,號有威名。 後拜內都大官,出為秦州刺史。 撫馭失和,部人薛永宗聚眾汾曲以叛。 觀討永宗,為流矢所中。 太武幸蒲阪,觀聞帝至,驚怖而起,瘡重遂卒。 帝怒,絶其爵雲。 尉撥,代人也。 父那,濮陽太守。 撥為太學生,募從兗州刺史羅忸擊賊于陳、汝,有功,賜爵介休男。 討和龍,擊吐谷渾,皆有軍功,進爵為子。 累遷杏城鎮將,大得人和。 文成以撥清平有惠績,賜以衣服。 獻文即位,為北征都將。 南攻懸瓠。 進爵安城侯,位北豫州刺史。 卒,謚敬侯。 陸真,代人也。 父洛侯,秦州刺史。 真少善騎射。 太武以真膂力過人,拜內三郎。 真君中,從討蠕蠕,以功賜爵關內侯。 後攻懸瓠,登樓臨射城中,弦不虛發。 從太武至江,還攻盱眙,真功居多。 文成即位,進爵都昌侯,位選部尚書。 後拜長安平鎮將。 時初置長蛇鎮,真率眾築城未訖,而氐豪仇傉檀等反叛。 真擊平之,卒城長蛇而還。 東平王道符反于長安,以真為長安鎮將,賜爵河南公。 長安平兵人素伏其威信,及至,皆怗然安靜。 在鎮數年,甚著威稱。 卒,謚曰烈。 子延,字契胡提,頗有氣干。 襲爵河南公,例降,改封汝陽侯。 位懷朔鎮大將、太仆卿。 受使綏慰秀容,為牧子所害 呂洛拔,代人也。 曾祖渴侯,昭成時率戶五千歸魏。 父匹知,太武時為西部長,封榮陽公。 洛拔以壯勇知名。 文成末,為平原鎮都將。 隨尉元攻宋將張永,大敗之,賜爵成武侯。 卒。 長子文祖,獻文以其勛臣子,補龍牧曹奏事中散。 以牧產不滋,坐徙武川鎮。 後文祖以舊語譯註皇誥,辭義通辯,為外都曹奏事中散。 後坐事伏法。 第14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