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足下:舊時同輩間相稱的敬詞。 (20)和(he賀):附和。 (21)軒眉攘腕,揚眉捋袖,形容念怒。 軒,高揚。 攘腕,捋袖伸腕。 攘,捋。 1103 (22)校:通「較」。 文藝:詣八股文。 八股丈亦稱「時文」、「制藝」。 (23)經:指四書、五經等儒家經書。 (24)「闕黨童子將命」:這是摘自《論語。 憲問》的一句話,用作比試的題目。 全文是:「闕黨童子將命。 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閥黨,即闕裡,孔子居處。 將命,奉命奔走。 孔子說這個童子不是求上進而是一個想走捷徑的人,宋生借題發揮,以之奚落餘杭生。 (25)破:破題。 八股文開頭用兩句說破題目要義,稱「破題」。 「于賓客往來之地,而見一無所知之人焉」二句即是破題,既解釋「闕黨童子將命」 的題義,同時也語義雙關地嘲罵了餘杭生。 (26)排難:調解糾紛。 (27)「殷有三仁焉」:這是摘自《論語。 微子》的一句諾、全文是「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意思是說殷紂王昏亂殘暴,微子、箕子、比丁是三位仁人。 (28)不同道:謂微子、箕子、比幹這三個人對待紂王暴政的表現不同。 (29)其趨一也,其目的是一致的。 (30)款言,親切談心。 移晷(guǐ軌):日影移動,指時間很長。 晷,日影。 (31)質:質疑問難;請教的意思。 (32)刻:指較短的時間。 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共一百刻。 (33)下乘(shèng聖):下等、下品。 (34)水角:水餃。 (35)更;再。 (36)窗藝,平時習作的時藝。 (37)圈讚:古時閲讀文章,遇有佳句,往往在旁邊加圈,表示稱讚。 (38)一覽丹黃:僅僅看一下圈贊。 丹黃,舊時批校書籍,用硃筆書寫,遇誤字用雌黃塗抹,因以「丹黃」代稱對文章的評點。 (39)訾(z ǐ子):詆毀,批評。 (40)■■(j í):侷促不安。 (41)堅請王作,一定要拜讀王生所作的文章。 (42)「南人不復反矣」,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南征孟獲,七擒七縱,最1104後盂獲心悅誠服,向諸葛亮表示,「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見《三國志。 蜀書。 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宋生風趣地引用此活,比喻原以為「南人」餘杭生已經降服。 (43)傖楚:鄙陋的傢伙。 魏晉南北朝時,吳人鄙視楚人荒陋,故稱楚地人為倫楚,後遂以「滄楚」作為譏諷粗鄙的一般用語。 (44)許,讚許,稱讚。 (45)癥候:病狀。 (46)法:師法,倣傚。 大家,名家之最者。 (47)歸、胡:指明代歸有光和胡友信。 歸、胡為明嘉靖、隆慶間精於八股文之「大家」,見《明史。 文苑傳》。 (48)未窺全豹:未看見全部。 《晉書。 王獻之傳》:「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一斑,指豹身上的斑紋,而不是豹的整體。 後因以全豹喻全部或整體。 (49)格格:格格不入。 格,阻遏。 (50)隔(g é):胸腔和腹腔間的隔膜。 。 (51)領薦:領鄉薦,指中舉。 (52)下第:落榜。 (53)簾中人:清代舉行鄉試時,貢院辦公分內簾外簾,外簾管事務,內簾管閲卷。 簾中人指閲卷官員。 (54)不謀:沒有打算。 (55)尤人,怨恨別人。 尤,怨恨。 (56)克己:嚴格要求自己。 (57)弘,光大。 (58)■(c ù促)落:失意。 (59)數之不偶:命運不佳。 不偶,遭遇不順利,沒有成就。 (60)薪桂米珠:柴價貴如桂,米價貴如珠,比喻生活費用昂貴。 (61)窖鏹(qiǎng襁):窖埋在地下的錢財。 鏹,錢貫,引申為成串的錢,後多指白銀。 (62)竇、范貧而能廉,竇,竇儀,漁陽人。 宋初為工部尚書,為官清介重厚。 貧困時,有金精戲弄他,但他不為所動,見《小說雜記》。 范,范仲淹,宋朝吳縣人。 少孤,從母適長山(今山東章丘)朱氏,讀書長白化醋泉寺,貧而食粥,「見窖金不發。 及為西帥,乃與槽出金繕寺。 」見乾隆《章丘縣誌》卷九。 廉,廉潔自守。 (63)鎸(juān 捐)款;鑿刻的文字。 鎸,鑿。 款,款識,古代金屬器皿上鑄刻的題款。 (64)大父:祖父。 字諱:名字。 舊時對尊長不直稱其名,謂之避諱,因也以「諱」指所避諱的名字。 (65)南部郎:明初建都南京,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而在南京仍保留六部官制,南部郎,南京的部郎,指郎中、員外郎一類的部屬官員。 (66)敦習:勤勉學習。 (67)佯(y áng羊)狂,詐為病狂。 狂,縱情任性。 (68)甲申之年,指崇幀十七年(1644)。 這一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 (69)飄蓬:隨鳳飄蕩的蓬草,喻遊蕩無定所。 (70)極力為「他山」之攻:意謂儘力勉勵朋友上進。 他山,也作「它山」。 《詩。 小雅。 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思是說它山的石頭可以用作琢磨玉器的面石。 後來以之比喻在學習上互相砥礪,互相研討。 攻,磨 治。 (71)漠然:無動于衷。 (72)宣聖:指孔子,封建時代曾給孔子「至聖文宜王」之類的封號。 所以稱之為「宣聖」。 劫鬼:遭遇劫難而死的鬼魂。 (73)轉輪,佛教用語,即所謂「輪迴轉生」,謂眾生在生死世界輪迴循環。 這裡指投胎轉世。 轉,據二十四卷抄本補,原闕。 (74)飛黃:傳說中的神馬,見《淮南子。 覽冥訓》。 此謂飛黃騰達。 以神馬飛馳,喻科舉得志。 (75)梓潼府,梓潼帝君之府。 梓潼帝君為道教所奉的主宰功名祿位之神。 第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聊齋誌異 中》
第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