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少有武藝,虜主拓跋燾知之,常置左右。 元嘉二十六年,軌死,爽為寧南將軍、荊州刺史、襄陽公,鎮長社。 幼染殊俗,無復華風。 粗中使酒,數有過失,燾將誅之。 爽有七弟秀,小字天念,頗有意略,才力過爽。 燾以充宿衛,甚知待之。 偽高梁王阿叔泥為芮芮所圍甚急,使秀往救,燾自率大眾繼其後。 燾未及至,秀已擊破之,拔阿叔泥而反。 燾壯其功,以為中書郎,封廣陵侯。 或告燾,鄴民欲據城反,復遣檢察,並燒石虎殘宮殿。 秀常乘驛往反,是時病還遲,為燾所詰讓,秀復恐懼。 燾尋南寇,因從渡河。 先是,程天祚為虜所沒,燾引置左右,與秀囗寬,勸令歸降,秀納之。 天祚,廣平人,為殿中將軍,有武力。 元嘉二十七年,助戍彭城,會世祖遣府劉泰之輕軍襲虜于汝陽,天祚督戰,戰敗被創,為虜所獲。 天祚妙善針術,燾深加愛賞,或與同輿,常不離于側,封為南安公。 燾北還蕃,天祚因其沈醉,偽若受使督切後軍者,所至輕罰。 天祚為燾所愛,群虜並畏之,莫敢問,因得逃歸,後為山陽太守。 太宗初,與四方同反,事在《薛安都傳》。 燾始南行,遣爽隨永昌王庫仁真向燾陽,與弟瑜共破劉祖于尉武,仍至瓜步,始得與秀定歸南之謀。 燾還至湖陸,爽等請曰:「奴與南有仇,每兵來,常慮禍及墳墓,乞共迎喪,還葬國都。 」虜群下于其主稱奴,猶中國稱臣也。 燾許之。 長社戍虜有六七百人,爽譎之曰:「南更有軍,可遣三百騎往界上參聽。 」騎去,爽率腹心夜擊余虜,盡殺之,馳入虎牢。 爽唯第三弟在北,余家屬悉自隨,率部曲及願從合千餘家奔汝南。 遣秀從許昌還壽陽,奉辭于南平王鑠曰:「爽、秀得罪晉朝,負釁三世,生長絶域,遠身胡虜,兄弟闔門,淪點偽授,殞命不可,還國無因。 近系南雲,傾屬東日,蓋猶痿人思步,盲者願明。 嵩、霍咫尺,江、河匪遠,夷庚壅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書慨宵悲。 虜主猖狂,豺豕其志,虐遍華、戎,怨結幽顯。 自盱眙旋軍,亡殪過半,昏酣沈湎,恣性肆身。 爽、秀等因民之憤,藉將旅之願,齊契義奮,梟馘醜徒,馮恃皇威,肅清逋穢,牢、洛諸城,指期克定。 規以涓塵,微雪夙負,方當束骸北闕,待戮司寇,懦節未申,伏心邊表。 明大王殿下以睿茂居蕃,文武兼姿,遠邇欽傾,承風聞德,願垂援拯,以慰虔望。 老弱百口,先遣歸庇。 逼逼丹心,仰希懷遠。 謹遣同義潁川聶元初奉詞陳聞。 」鑠馳驛以聞,上大說,下詔曰:「偽寧南將軍魯爽、中書郎魯秀,志干列到,忠誠久著,撫茲福先,闔門效款,招集義鋭,梟剪獯醜,肅定邊城,獻馘象魏。 雖宣孟之去翟歸晉,頽當之出胡入漢,方之此日,曾何足雲。 朕實嘉之,宜即授任,逞其忠略。 爽可督司州、陳留、東郡、濟陰、濮陽五郡諸軍事、征虜將軍、司州刺史。 秀可輔國將軍、滎陽、潁川二郡太守。 其諸子弟及同契士庶,委征虜府以時申言,詳加酬敘。 」爽至汝南,加督豫州之義陽、宋安二郡軍事,領義陽內史,將軍、刺史如故。 秀參右將軍南平王鑠軍事、汝陰內史,將軍如故。 余弟侄並授官爵,賞賜資給甚厚。 爽北鎮義陽。 北來部曲凡六千八百八十三人,是歲二十八年也。 虜毀其墳墓。 明年四月入朝,時燾已死,上更謀經略。 五月,遣爽、秀、程天祚等率步騎並荊州軍甲士四萬,出許、洛。 八月,虜長社戍主永平公禿髮幡乃同棄城走。 進向大索戍,戍主偽豫州刺史跋仆蘭曰:「爽勇而無防,我今出城,必輕來據之,設伏檀山,必可禽也。 」爽果夜進,秀諫不止,馳往繼之。 比曉,虜騎夾發,賴秀縱兵力戰,虜乃退還虎牢。 爽因進攻之,本期舟師入河,斷其水門。 王玄謨攻確磝不拔,敗退,水軍不至,爽亦收眾南還。 轉斗數百里,至曲強,虜候其饑疲,盡鋭來攻,爽身自奮擊,虜乃退走。 三十年,元兇弒逆,南譙王義宣起兵入討,爽即受命,率部曲至襄陽,與雍州刺史臧質俱詣江陵。 義宣進爽號平北將軍,領巴陵太守,度支校尉,本官如故。 留爽停江陵,事平,以爽為使持節、督豫、司、雍、秦、並五州諸軍事、左將軍、豫州刺史。 爽至壽陽,便曲意賓客,爵命士人,蓄仗聚馬,如寇將至。 元兇之為逆也,秀在京師,謂秀曰:「我為卿誅徐湛之矣,方相委任。 」以為右軍將軍,配精兵五千,使攻新亭壘。 將戰,秀命打退軍鼓,因此歸順。 世祖即位,以為左軍將軍,出督司州豫州之新蔡、汝南、汝陽、潁川、義陽、弋陽六郡諸軍事、輔國將軍、司州刺史,領汝南太守。 爽與義宣及質相結已久,義宣亦欲資其勇力,情契甚至。 孝建元年二月,義宣報爽,秋當同舉。 爽狂酒乖謬,即日便起兵,馳信報弟瑜,將家奔叛,皆得西歸。 爽使其眾載黃標,稱建平元年,竊造法服,登壇自號。 疑長史韋處穆、中兵參軍楊元駒、治中庾騰之不與己同,殺之。 義宣、質聞爽已處分,便狼狽反,進爽號征北將軍。 爽於是送所造輿服詣江陵,版義宣及臧質等並起。 征北府戶曹版文曰:「丞相劉補天子,名義宣,車騎臧今補丞相,名質,平西硃今補車騎,名修之,皆版到奉行。 」義宣駭愕。 爽所送法物,並留竟陵縣不聽進。 第40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4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