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句是全詞的重點句,筆力嚴厲深刻,充分揭示出詠螢懷古的主題,在描繪這些景物時,詞人的感情很複雜。 既有對隋宮故苑衰敗的惆悵,也有對隋煬帝不恤民力而最終身亡國滅的感嘆。 寓意深遠而含蓄,耐人尋味。 這首詞,以詠螢為題,往事與實景結合,以騃兒痴女穿插其中,古今往複,縱橫交錯,始終圍繞着螢火。 這首詞主題突出而內容廣博,思路活潑,跌宕起伏,有其獨特之處,作者用典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運用自如,已達到藝術上的佳境。 曹邍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曹蕤(生卒年不詳)字擇可,號松山,賈似道客,嘗為禦前應制。 趙萬裡《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松山詞》一卷。 ●玲瓏四犯·被召賦荼 曹邍 一架幽芳,自過了梅花,獨占清絶。 露葉檀心,香滿萬條晴雪。 肌素將洗鉛華,似弄玉、乍離瑤闕。 看翠蛟白鳳飛舞,不管暮煙啼鴂.酒中風格天然別。 記唐宮、賜樽芳冽。 玉蕤喚得餘春住,猶醉迷飛蝶。 天氣乍雨乍晴,長是伴、牡丹時節。 夜散瓊樓宴,金鋪深掩,一庭香月。 曹邍詞作鑒賞 自從梅花開後,這一架幽潔芬芳的荼花,算最清雅脫俗了。 那綴滿了白花的枝蔓,看上去如同千萬條冰雪,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掛着露珠的葉片,檀紅色的花蕊,散髮出濃鬱的香味。 也許,她就是仙女弄玉的化身?剛剛告別天宮的瓊樓玉宇,來到了人間,她白皙的肌膚,不施粉黛,更顯得天生麗質。 夕陽西下,暮色茫茫,是鳥鴂在哀叫,可是她卻像沒聽見似的,素花綠葉依然在晚風中擺動,好像是翠蛟白鳳,翩翩飛舞…… 荼花是花中的珍品,和她同名的酴醿酒也是別具高格的佳釀,清涼、芳香。 唐代的帝王經常要用它來賞賜宰相大臣。 酴醿酒可以醉人,荼花又讓他常使人心醉神往。 蝴蝶經常也被她吸引得如醉如痴,留住了最後的一片春光。 在晴雨不定的日子裡,只有她一直陪伴着花魁牡丹,共同分享人們的愛憐。 夜深了,玉樓上的盛筵已盡歡而散,緊閉着的鎖住了滿庭月色和花香……短短百許字,詞人卻生動逼真地向人們描繪了晨露朝暉中的荼、晚風暮靄中的荼、夜色月光中的荼,脈絡分別分明,筆墨盩厔,是一篇優美的《荼賦》! 這首詞的一個顯明特點就是「烘托」和「比喻」兩種藝術手法的使用。 「一架幽芳,自過了梅花,獨占清絶」三句,以梅花為烘托天氣乍雨乍晴,長是伴,牡丹時節。 以牡丹為烘托。 梅花傲雪凌霜,香飄天外,一直是花中之高士;牡丹復瓣濃薰,艷絶人寰,儼然花中之後。 將荼與她們相提並論,這就顯示了荼的地位。 「酒中」二句,以酴醿為烘托。 蘇東坡有詩詠荼云:「分無素手簪羅髻,且折芳蕤浸玉醅。 」黃山谷也有詩詠荼云:“名字因壺酒,風流付枕幃。 看唐無名氏《輦下歲時記》中「賜宰臣以下酴醿酒」、《新唐書》中憲宗皇帝為嘉獎宰相李絳直言極諫而「遣使者賜酴醿酒」之類的記載,便知此酒的名貴。 用它來作陪襯,花的聲價也會抬高。 「夜散瓊樓宴,金鋪深掩,一庭香月」三句以明月為烘托。 汗漫太虛,月華如水,不愧是天地間清澈之物;而荼之香乃能溶溶然與月波共漾于一庭之中,那麼純淨的花氣,又何以復加焉……?如果說「烘托」成功地起到了側面渲染的效果,那麼正面刻畫的任務卻主要是由「比喻」來擔當的。 「香滿」六字,以雪為喻也。 用雪比擬素花,本屬常見,但冠一「晴」字,便覺花光耀眼,神彩雖然與眾不同。 「肌素」十三字,以美人為喻也。 這原也是熟套,且「弄玉」亦為經常出現在作者筆下的神話人物,惟用在這裡卻很別具一格。 蓋舊題漢劉向撰《列仙傳》只說她是春秋時秦穆公的愛女,好吹簫,嫁給善於吹簫的簫史,夫婦雙雙仙去而已,至于她是否有閉花羞月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並沒有提及,故詠花詞中的旦角,一般不讓她扮演。 可是詞人竟獨具慧眼,相中了她芳名裡的那個「玉」字,由此生發出許多奇想,想象她必居住在「瑤闕」,一定是膚如凝脂、於是構造出一幕玉人降仙的場景來,將皎潔的荼花寫得栩栩如生。 看翠蛟百鳳飛舞七字,以龍鳳為喻。 孤立地看這一句,不免顯得思致平弱。 但辭曰飛蛟舞鳳,筆勢實亦如之,遠觀「晴雪」,是以動掣靜;近輓佳人,是以剛濟柔;下映「啼鴂」,是以樂祛悲:與前後文對比,妙趣橫生。 ……當然,詞中運用入妙的藝術手法並不限于以上列舉兩端。 如下闋「玉蕤喚得餘春住」為「擬人」,荼春末開花、花在春在等更富藴味。 此等好處顯而易見,就毋庸極致了。 上所述,此詞詠花,可以說達到了贅述的藝術境地。 然而,她太粘着於物象了,即使工到極處,華畢竟缺少寄託和情感,所以很難能振撼人心。 這是一首專供帝王后妃們對酒賞花時付諸歌伶當筵演唱,聊佳清歡的應別之詞,只能適合封建統治者形式上的審美情趣,而不能表達作者個人的情感,然而此詞之所以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於它還有某種美的成功,因此仍可供讀者欣賞。 趙汝茪詞作鑒賞 生平簡介 趙汝茪(生卒年不詳)字參時,號霞山,又號退齋,商王趙元份七世孫。 趙萬裡《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退齋詞》一卷。 ●漢宮春 趙汝茪 着破荷衣,笑西風吹我,又落西湖。 湖間舊時飲者,今與誰俱? 山山映帶,似攜來、畫卷重舒。 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紅翠相扶。 第3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3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