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前漢·地理志】北隙烏丸夫余。 【注】隙,際也。 ◆又【唐韻正】古音綺略反,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綺路反。 【韓非子·亡徵篇】木之折也,必通蠹。 牆之壞也,必通隙。 【說苑·建本篇】枯魚銜索,幾何不蠹。 二親之壽,忽如過隙。 ○按玉篇、廣韻、韻會、正韻諸書皆作□,故字彙載入十一畫內。 惟說文作隙,集韻、類篇因之。 正偽,□從二小,中從日,景也,會意。 作□,非。 故正字通收入十畫內。 應從正字通。 【集韻】同□。 亦作□□。 【篇海】偽作□。 █隚 【戌集中】【阜字部】 隚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 【廣韻】殿基。 【玉篇】亦作堂。 █際 【戌集中】【阜字部】 際 【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祭。 【說文】壁會也。 【玉篇】合也。 【廣韻】會也。 【易·泰卦】天地際也。 【坎卦】剛柔際也。 【前漢·翼奉傳】詩有五際。 【注】詩內傳曰:五際,卯酉午戌亥也。 陰陽終始際會之歲,於此則有攺變之政也。 ◆又【爾雅·釋詁】際接翜,捷也。 【注】捷謂相接續也。 【疏】際者,相會之捷也。 【小爾雅】際,接也。 ◆又交際。 【孟子】萬章曰:敢問交際何心也。 【莊子·徐無鬼】仁義之士貴際。 【唐書·房琯傳】不諧際人事。 ◆又【玉篇】方也。 【廣韻】邊也,畔也。 【易·豐卦】天際翔也。 【莊子·知北遊】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 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 ◆又葉子悉切,音即。 【黃庭經】三明出華生死際,父曰泥丸母雌一。 ◆又葉子結切,音卩。 【王筠詩】神芝耀七明,山蒲含九節。 日軒若迴駕,相待青雲際。 █障 【戌集中】【阜字部】 障 【唐韻】【集韻】【韻會】□之亮切,音嶂。 【爾雅·釋言】障,畛也。 【注】謂壅障。 【說文】隔也。 【廣韻】界也。 【禮·月令】毋有障塞。 【左傳·昭元年】障大澤。 【注】陂障之。 ◆又【釋名】障,衛也。 【左傳·定十三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 ◆又【史記·秦始皇紀】築亭障以逐戎人。 ◆又【張湯傳】居一障間。 【注】障,謂塞上要險之處。 別築城,置吏士守之。 ◆又【廣韻】步障也。 王君夫作絲布步障三十里,石崇作錦障五十里,以敵之。 ◆又【廣韻】【集韻】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璋。 義同。 ◎按經傳釋文凡障字,平去二音皆可讀。 ◆又【廣韻】丘山頂上平。 通作章。 【爾雅·釋山】上正章。 【疏】正,猶平也。 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又【左傳·昭十九年】齊高發帥師伐莒,莒子奔紀障。 【注】紀障,莒邑。 ◆又【正韻】障泥,鞍飾。 亦作□。 【集韻】本作墇。 或作□。 通作鄣。 █隝 【戌集中】【阜字部】 隝 【集韻】覩老切,音擣。 【司馬相如·上林賦】阜陵別隝。 【注】隝,水中山也。 【玉篇】今作島。 亦作隯。 【集韻】亦作嶹。 ◆又【集韻】丁了切,音鳥。 義同。 ◆又同鴟。 【後漢·循吏傳】仇覽為蒲亭長,鄉邑為之諺曰:父母何在,在我庭。 化我隝梟,哺所生。 【注】隝梟,即鴟梟也。 ◆又葉當口切,音鬥。 【前漢·敘傳】橫雖雄才,伏於海隝。 沐浴屍鄉,北面奉首。 ◆又葉都木切,音篤。 【司馬相如·上林賦】振溪通谷,蹇產溝瀆。 □呀豁閕,阜陵別隝。 ○按正字通又見鳥部,重出,應刪。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阜陵別隝。 〕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上林賦】□呀豁聞,阜陵別隝。 〕 謹照原文豁聞改豁閕。 █隢 【戌集中】【阜字部】 隢 【集韻】爾紹切,音遶。 【玉篇】地名。 █隣 【戌集中】【阜字部】 隣 【廣韻】俗鄰字。 █隤 【戌集中】【阜字部】 隤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魋。 【說文】下隊也。 【玉篇】壞隊下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隤牆填□。 【前漢·食貨志】因隤其土,以附苗根。 【注】隤謂下之也。 ◆又【蘇武傳】士衆滅兮名已隤。 ◆又【揚雄·河東賦】發祥隤祉。 【注】隤,降也。 ◆又【詩·周南】我馬虺隤。 亦作穨。 【爾雅·釋詁】虺穨,病也。 ◆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日崔隤。 【注】崔隤猶言蹉□也。 ◆又【易·繫辭】夫坤隤然,示人□矣。 【注】隤,柔貌。 ◆又【禮·曲禮】凡遺人弓者。 【注】弓有往來體,皆欲令其下曲,隤然順也。 【釋文】隤,本又作頹。 【禮·檀弓】頹乎其順也。 ◆又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隤。 【注】在修武縣北。 【後漢·郡國志】河內郡修武有隤城。 ◆又【左傳·成十六年】公出於壞隤。 【注】魯邑。 ◆又【韻會小補】湯過切,音惰。 通作穨。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則必穨爾如委矣。 【釋文】穨,如字,李讀湯過反。 【玉篇】或作頹墤。 【篇海】本作□。 █隥 【戌集中】【阜字部】 隥 【唐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凳。 【說文】仰也。 ◆又【玉篇】險阪也。 【□天子傳】乃絶隃之關隥。 【又】天子南還,升於長松之隥。 ◆又【廣韻】梯隥。 【玉篇】或作蹬。 【集韻】同嶝磴。 █隦 【戌集中】【阜字部】 隦 【篇海】普米切,音□。 隦堄,女牆也。 ◆又【篇海】避支切,音□。 義同。 ◎按說文本作陴倪,亦作俾倪,有平聲三音而無上聲。 惟集韻作□堄。 □,卜禮切。 篇海隦作普米切,當與□同。 其避支切一音,則與陴同也。 第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康熙字典 下》
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