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新除守司空同平章事呂公著上表辭免不許批答】 覽表具之。 天下之事,使壯者治之,老者謀之。 自堯舜以來,未有易此者也。 今卿議政而不及事,勞心而不及力。 吾自以為得養老之禮,而不失用賢之實,卿何辭之堅也。 【生獲鬼章文武百寮稱賀宣答詞·太皇太后(元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種羌叛渙,西鄙繹騷。 首出偏師,遂擒元惡。 安邊之喜,與卿等同之。 【生獲鬼章文武百寮稱賀宣答詞·皇帝】 凶狡就俘,羌戎一震。 既增吏士之氣,亦寬戍守之勞。 靖寇息民,與卿等同喜。 【八月二十八日入內高班蔡克明傳宣取批答宰臣以下賀生獲鬼章表·太皇太后】 國家偃兵息民,涵養中外。 鬼章無故犯順,神人棄之。 雖廟社無疆之休,亦將相一心之助。 封章來上,嘉嘆不忘。 【八月二十八日入內高班蔡克明傳宣取批答宰臣以下賀生獲鬼章表·皇帝】 朕上承慈訓,下盡群策。 務漸寬於民力,本無意于邊功。 既狂狡之就擒,知休息之有日。 再閲來奏,嘉嘆于中。 ●卷一百十四 ◎內製表本一十七首 【皇帝為冬節奏告永裕陵神宗皇帝表本】 伏以歷紀天正,史書日至。 感舒長於測景,增怵惕于履霜。 恭惟謚號皇帝,德邁堯仁,功恢禹跡。 游衣冠于原廟,徒仰威神;望松柏于橋山,永懷悲慕。 【皇太后殿夫人為冬節往永裕陵酌獻神宗皇帝表本】 伏以一陽來複,萬物懷生。 空臨觀之辰,無復稱觴之慶。 恭惟謚號皇帝,道齊覆載,德冒華夷。 從南狩于蒼梧,神遊已邈;望西陵于銅雀,涕慕空深。 【皇帝為十一月一日奏告永裕陵神宗皇帝旦表本】 伏以始餞余寒,復興嗣歲。 望寢園而增慕,悼日月之不留。 恭惟謚號皇帝,道貫百王,澤涵萬宇。 永瞻帝所之樂,坐起堯牆之悲。 饋奠莫由,馳誠罔極。 【皇太后殿夫人為年節往永裕陵酌獻神宗皇帝表本】 伏以葦桃在戶,徒講三朝之儀;椒柏稱觴,無復萬年之壽。 恭惟謚號皇帝,功施無外,德洽有生。 隨鼓漏于寢園,莫親饋奠;望衣冠于原廟,空極涕流。 【皇帝為三月一日奏告神宗皇帝旦表本】 伏以既成春服,時方衤契洛之初;祗謁寢園,古有薦鮪之禮。 恭惟謚號皇帝,配天立極,如日載陽。 仰余(一作陰)澤之旁流,致群生之遂茂。 光靈愈遠,涕慕空深。 【皇帝為神宗皇帝大祥往永裕陵奏告表本】 伏以寢廟告成,永動廓然之感;柏城森列,遽興拱矣之悲。 恭惟謚號皇帝,澤浸函生,慶垂後裔。 配天無極,奉謨訓以長存;示民有終,悵神遊之安在。 恭修祥奠,莫訴哀誠。 【皇帝為神宗皇帝大祥內中奏告表本】 伏以追號罔極,實抱終身之憂;祥衤覃有期,蓋迫先王之禮。 恭惟謚號皇帝,睿明照世,神智自天。 雖清廟肅雍,瞻之莫見;而威顏咫尺,凜然常存。 悲慕之深,華夷所共。 【皇太后殿夫人為神宗皇帝大祥往永裕陵酌獻表本】 伏以飈馭上賓,日以遠矣。 隙駒遄邁,祥而廓然。 恭惟謚號皇帝,道始家邦,化刑夷夏。 天地之運,固代謝于陰陽;草木何知,徒興悲于霜露。 莫親饋奠,惟極哀誠。 【十月朔本殿夫人往永裕陵酌獻神宗皇帝表本】 雨霜隕籜,感閉塞于天時;收潦滌場,思艱難於王業。 恭惟尊謚皇帝,禹功紀地,堯則惟天。 威加四夷,尚餘肅物之凜;仁及萬匯,永同挾纊之溫。 省奉無期,瞻懷靡極。 【永安永昌永熙永裕陵忌辰奏告宣祖太祖太宗神宗皇帝表本】 伏以卜年之永,恩浹于華夷;諱日之臨,感深于臣子。 恭惟謚號皇帝,文武經世,威靈在天。 每更不樂之辰,尚有遺弓之慕。 山陵永望,雨露增懷。 【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憲孝惠孝明孝章淑德懿德明德元德章懷章穆章懿章】惠章獻明肅皇后表本(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伏以周南之化,刑恭儉于多方;渭北之遊,極望思于原廟。 恭惟謚號皇后,道應圖史,德參聖神。 顧明發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 載瞻園寢,想見衣冠。 【皇太后殿內人為神宗皇帝忌辰朝永裕陵表本】 伏以百年之思,化被於無疆。 終身之憂,感深于不樂。 恭惟謚號皇帝,德齊堯禹,功陋漢唐。 道蓋始於正家,謀方貽于並翼。 追攀罔極,慨慕徒深。 【永裕陵正月旦表本】 伏以賓出日于陽谷,堯歷方頒;朝計吏于原陵,漢儀具舉。 恭惟謚號皇帝,功恢禹跡,德邁湯仁。 雖歲月之屢遷,想威神而如在。 載瞻園寢,空極望思。 【永裕陵二月旦表本】 伏以時方啟蟄,禮及獻羔。 感清ぅ之協風,怵懷思于濡露。 恭惟謚號皇帝,文武緯世,聖靈在天。 岱岳泥金,永講知中之禮;荊山鑄鼎,遽成脫屣之遊。 永望寢園,徒增感慕。 【永裕陵四月旦表本】 伏以日躔昴、畢,卦直乾、離。 物蒙長養之仁,世載文明之化。 恭惟謚號皇帝,功成不宰,德范無窮。 執炎帝之衡,莫追往躅;秩南郊之政,空守成規。 祗望寢園,惟增感慕。 【永裕陵十月旦表本】 伏以戒寒堇戶,倏及于秦正。 前晦行陵,祗循于漢禮。 恭惟謚號皇帝,懿文緯世,厚德載時。 休老勞農,追述養民之政;厲兵講武,敢忘經國之謀。 永望寢園,益增感慕。 【永裕陵十二月旦表本】 伏以商正紀曆,大呂旋宮。 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獻民力以共宗廟之祀。 恭惟謚號皇帝,至仁無外,全德難名。 文物聲明,但睹乘時之跡;昆蟲草木,孰知成歲之功。 急景易遷,永懷何極。 ◎內製國書十八首 第3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3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