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宣慰處置使門下侍郎平章事裴度,副使刑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馬總,行軍司馬太子右庶子兼御史中丞韓愈,判官司勛員外郎兼侍御史李正封,都官員外郎兼侍御史馮宿,掌書記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李宗閔,都知兵馬使左驍衛將軍威遠軍使兼御史大夫李文悅,左廂都押衙兼都虞候左衛將軍兼御史中丞密國公高承簡,元和十一年八月,丞相奉詔平淮右,八日,東過華陰,禮于岳廟。 總等八人,實備將佐以從。 ●補遺 ◎雜文四篇 范蠡招大夫種議 蠡既辭越到齊,乃移書文種,亦令亡去,以逃其長頸之難,遂使種假疾不朝,竟承賜劍之誅。 悲夫! 為人謀而不忠者,范蠡其近之矣。 夫君存與存,君亡與亡。 備三才之道,未有不顯然而自知矣。 勾踐奮鳥棲之勢,申鼠竄之息,竟能焚姑蘇,虜夫差,方行淮泗之上,以受諸侯之盟者,范蠡、文種有其力也。 既有其力,則宜閉雷霆,藏風雲,截斷三江,叱開四方,高提霸王之器,大宏夏禹之烈,使天下徘徊,知越有人矣。 奈何反未及國,則背君而去。 既行之於身,又移之於人,人臣之節,合如是耶? 且臣之於君,其道在於全大義,宏休烈,生死之際,又何足道哉!況君者,天也,天可逃乎?君以長頸之狀,難以同樂,則舉吳之後,還越之日,泛輕身,游五湖者,豈惟范子乎?靜而言之,則知范子有匡君之智,無事君之義,明矣。 其所以移文種之書,亦猶投勾踐之劍也。 勾踐何過哉?所謂為人謀而不忠者,其在於此也。 三器論 或曰:天子坐于明堂,執傳國璽,列九鼎,使萬方之來者,惕然知天下之人意有所歸,而太平之階具矣。 後王者或闕,何如? 對曰:異乎吾所聞。 歸天人之心,興太平之基,是非三器之能系也。 子不謂,明堂天子布政者邪,周公、成王居之而朝諸侯,美矣;幽、厲居之,何如哉?子不謂,傳國之璽帝王所以傳寶者邪,漢高、文、景得之而以為寶,美矣;新莽、胡石得之,何如哉?子不謂,九鼎帝王之所謂神器邪,夏禹鑄之,周文遷之而為寶,美矣;桀癸、紂辛有之,何如哉?若然,歸天人之心,興太平之階,決非三器之所能也。 夫帝王之聖者,卑宮室,賤金玉,斥無用之器,以示天下,貽子孫。 而後王猶殫天下之土木不肯已,又安忍誇廣之,尊其為明堂歟?若傳國璽之狂嬴賊新,童心侈意而為之,示既有之,不抵之足矣,稱其符瑞則未也。 若九鼎之死百牢不能膏其腹,火萬載不能黔其足,其烹飪祠之用又足取,豈不為無用之器哉?堯水滔天,人禽鬼神之居相混已;禹導川決水,以分神人之居,乃銷九鼎,儀萬有之族,露怪異之狀,其護人已,其救人已?後王決不如大禹識鬼神之狀,又無當時汩沒之危,而徒欲閫金大廣器物,與夫墊巾效郭異名同藺者,豈不遠哉?是亦見謬也。 噫,不務其修誠于內,而務其盛飾于外,匹夫之不可,而況帝王哉? 與張徐州薦薛公達書 愈聞:士有己未達而達人者,大夫意寧實之哉?小人誠其人。 今言則無故過濡恩惠,思以極報之謂也。 伏惟閣下仁義風天下,任帝室宏寄,名譽之美,刑政之威,化道之事,使四方無聲色之娛,金帛之富,車服之制以從之,則亦稱顯位,雍容暇豫,而又何求?則可以取特達不覊之士,奉之以非常之禮,俾耀名天下,答天子鴻恩。 側見河東薛公達,年二十有六,抱驚世之偉材,發言挺志,絶天秀;服仁食義,融內光外;直剛簡質,與世不常。 想其升朝廷議,凜瑩冰玉,隱慝潛奸,滅心鑠謀。 然今尚幽塞未光,縮利,靜居河洛。 惟高公之清風,驅馬千里,文以為贄,求拜華軒。 公則見之矣,遇未甚厚,懼左右者不明,喜蔽能黷聽,不令之言。 故小子忘懼,激憤獻此,惟公明之。 夫垂纖餌溟泉,冀吞舟之魚則疏;施薄禮天下,取特達之士亦難。 大夫其裁之。 下邳侯革華傳 下邳侯革華者,其先隴西人也。 三十六代祖守犍為,黃帝時以力見召,拜大司農。 以其闢土有功,又知稼穡艱難,遷輕車都尉,子孫相繼。 至周武王時,徙居桃林,冠冕遂絶。 其後人思其濟世之才,因復其位,而加任使焉。 華父,生五年,襲先祖爵,仕至上輕車都尉。 華母居長樂,有乳哺之恩。 越王勾踐時,嘗侍宴姑蘇台,詩所謂「有覺德行」者也。 因引重至太行山,力不任事,遂死に轅下。 上嗟悼,命太宰申屠公執刀而解之。 其支派分離,散在他處。 革華,長子也。 上念其父劬勞而死於王事,封華為下邳侯,詔將作大匠治也。 華性堅勁屈強,難以直禦。 匠以其膏潤之,然後去其豪族而加裁割焉。 會太原人金十奴與新鄭人斛斯生相逢,薦華于五木大夫,是後稍稍得成其名。 上嘉之,遂釋褐,賜墨綬焉。 華嘗曰:「吾辛勤久,今方成名,得處上左右,足矣。 」及獻之,果然。 華為人善履道,別威儀,進止趨蹌,一隨人意。 上將駕出遊,畋獵馳騁,球擊射禦,及禮神祭祀,交賓接賢,未嘗不召華偕往。 伏事上久之,因病忽開口議論,泄露密旨,上由是疏之。 詔將作大匠治之,又命其友金十奴等令補過之。 尋獻於上,上雖納之,然亦不甚見重。 有泥塗賤處,方召使之,余並不得預焉。 頃之,上見其顏色憔悴,衰憊失度,上咨嗟曰:「下邳侯老而憊,不任吾事,今棄于市,不復召子矣。 」遂棄之而終。 華無息,其繼者,族人矣。 第1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愈集》
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