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遷尚書吏部侍郎。 公之北歸,不載南物,奴婢之籍,不增一人。 長慶元年,改右散騎常侍;二年,而為尚書左丞。 曾祖諱務本,滄州東光令。 祖諱如,海州司戶參軍,贈尚書工部郎中。 皇考諱岑父,秘書省著作佐郎,贈尚書左仆射。 公夫人京兆韋氏;父種,大理評事。 有四子:長曰溫質,四門博士;遵孺、遵憲、溫裕,皆明經。 女子長嫁中書舍人平陽路隋,其季者幼。 公之昆弟五人,載、戡、戢、φ。 公于次為第二。 公之薨,戢自湖南入為少府監。 其年八月甲申,戢與公子葬公于河南河陰廣武原先公僕射墓之左。 銘曰: 孔世卅八,吾見其孫。 白而長身,寡笑與言。 其尚類也,莫與之倫。 德則多有,請考于文。 故江南西道觀察使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墓誌銘 公諱仲舒,字弘中。 少孤,奉其母居江南,遊學有名。 貞元十年,以賢良方正拜左拾遺,改右補闕,禮部、考功、吏部三員外郎。 貶連州司戶參軍,改夔州司馬,佐江陵使。 改祠部員外郎,復除吏部員外郎。 遷職方郎中,知制誥。 出為峽州刺史。 遷廬州,未至,丁母憂。 服闋,改婺州、蘇州刺史。 征拜中書舍人,既至,謂人曰:「吾老,不樂與少年治文書。 得一道,有地六七郡,為之三年,貧可富,亂可治,身安功立,無愧於國家,可也。 」日日語人,丞相聞問,語驗,即除江南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 至則奏罷榷酒錢九千萬,以其利與民;又罷軍吏官債五千萬,悉焚簿文書;又出庫錢二千萬,以丐貧民遭旱不能供稅者;禁浮屠及老子為僧道士,不得于吾界內,因山野立浮屠,老子象,以其誑丐漁利,奪編人之產。 在官四年,數其蓄積,錢余于庫,米餘于廩。 朝廷選公卿于外,將征以為左丞,吏部已用薛尚書代之矣。 長慶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未命而薨,年六十二。 天子為之罷朝,贈左散騎常侍。 遠近相弔。 以四年二月某日,葬于河南某縣先塋之側。 公之為拾遺,朝退,天子謂宰相曰:「第幾人非王某邪?」是時公方與陽城更疏論裴延齡詐妄,士大夫重之。 為考功吏部郎也,下莫敢有欺犯之者;非其人,雖與同列,未嘗比數收拾;故遭讒,而貶。 在制誥,儘力直友人之屈,不以權臣為意,又被讒而出。 元和初,婺州大旱,人餓死,戶口亡十七八。 公居五年,完富如初。 按劾群吏,奏其臓罪,州部清整,加賜金紫。 其在蘇州,治稱第一。 公所至,輒先求人利害廢置所宜。 閉閣草奏,又具為科條,與人吏約,事備,一旦張下,民無不叫喜悅。 或初若小煩,旬歲皆稱其便。 公所為文章,無世俗氣,其所樹立,殆不可學。 曾祖諱玄柬,比部員外郎。 祖諱景肅,丹陽太守。 考諱政,襄鄧等州防禦使,鄂州採訪使,贈工部尚書。 公先妣渤海李氏,贈渤海郡太君。 公娶其舅女,有子男七人:初、哲、貞、弘、泰、復、洄。 初,進士及第;哲,文學俱善;其餘幼也。 長女婿劉仁師,高陵令;次女婿李行修,尚書刑部員外郎。 銘曰: 氣鋭而堅,又剛以嚴,哲人之常。 愛人盡己,不倦以止,乃吏之方。 與其友處,順若婦女,何德之光?墓之有石,我最其跡,萬世人藏。 殿中少監馬君墓誌 君諱繼祖,司徒贈太師北平莊武王之孫,少府監贈太子少傅,諱暢之子。 生四歲,以門功拜太子舍人。 積三十四年,五轉而至殿中少監。 年三十七以卒。 有男八人,女二人。 始余初冠,應進士貢在京師,窮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北平王于馬前,王問而憐之,因得見于安邑裡第。 王軫其寒饑,賜食與衣。 召二子使為之主,其季遇我特厚,少府監贈太子少傅者也。 姆抱幼子立側,眉眼如畫,發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當是時,見王于北亭,猶高山深林鉅谷,龍虎變化不測,傑魁人也;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幼子娟好靜秀,瑤環瑜珥,蘭茁其牙,稱其家兒也。 後四五年,吾成進士,去而東遊,哭北平王于客舍;後十五六年,吾為尚書都官郎,分司東都,而分府,少傅卒,哭之;又十餘年至今,哭少監焉。 嗚呼!吾未耄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孫三世,於人世何如也!人欲久不死,而觀居此世者,何也? ●卷三十四·碑誌十一 南陽樊紹述墓誌銘 樊紹述既卒,且葬,愈將銘之,從其家求書,得書號《魁紀公》者三十捲,曰《樊子》者又三十捲,《春秋集傳》十五卷,表箋狀策書序傳記紀志說論今文贊銘,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門裡雜銘二百二十,賦十,詩七百一十九。 曰:多矣哉!古未嘗有也。 然而必出於己,不襲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保其難也。 必出入仁義,其富若生蓄萬物,必具海含地負,放恣橫從,無所統紀;然而不煩于繩削而自合也。 嗚呼!紹述于斯術,其可謂至于斯極者矣。 生而其家貴富,長而不有其藏一錢,妻子告不足,顧且笑曰:「我道蓋是也。 」皆應曰:然。 無不意滿。 嘗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還言某師不治,罷之,以此出為綿州刺史。 一年,征拜左司郎中,又出刺絳州。 綿絳之人,至今皆曰:「於我有德。 」以為諫議大夫,命且下,遂病以卒。 年若干。 紹述諱宗師,父諱澤,嘗帥襄陽、江陵,官至右仆射,贈某官。 祖某官,諱泳。 自祖及紹述,三世皆以軍謀堪將帥,策上第以進。 紹述無所不舉,于辭于聲,天得也,在眾若無能者。 第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韓愈集》
第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