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特山從此疊兩重,而海亦界為兩重焉。 十三里,過某村之西,西瞻有路登山,為花甸道,東瞻某村,居廬甚富。 又南逾東拖之岡,四里,過二鋪,又十五里而過頭鋪,又十三里而至三塔寺。 入大空山房,則何巢阿同其幼子相望于門。 僧覺宗出酒沃饑而後飯。 夜間巢阿出寺,徘徊塔下,踞橋而坐,松陰塔影,隱現于雪痕月色之間,令人神思悄然。 十二日覺宗具騎挈餐,候何君同為清碧溪游。 出寺即南向行,三里,過小紙房,又南過大紙房。 其東即郡城之西門,其西山下即演武場。 又南一里半,過石馬泉。 泉一方在坡坳間,水從此溢出,馮元成謂其清洌不減慧山。 甃為方池,其上有廢址,皆其遺也。 《志》云:「泉中落日照見有石馬,故名。 」又南半裡,為一塔寺,前有諸葛祠並書院。 又南過中和、玉局二峰。 六里,渡一溪,頗大。 又南,有峰東環而下。 又二里,盤峰岡之南,乃西向覓小徑入峽。 峽中西望,重峰罨同「掩」映,最高一峰當其後,有雪痕一派,獨高垂如匹練界青山,有溪從峽中東注,即清碧之下流也。 從溪北躡岡西上,二里,有馬鬣在左岡之上,為阮尚賓之墓。 從其後西二里,躡峻凌崖。 其崖高穹溪上,與對崖駢pián相對突如門,上聳下削,溪破其中出。 從此以內,溪嵌于下,崖夾于上,俱逼仄深窅。 路緣崖端,挨北峰西入,一里余,馬不可行,乃令從者守馬溪側,顧仆亦止焉。 余與巢阿父子同兩僧溯溪入。 屢涉其南北,一里,有巨石蹲澗旁,兩崖巉石,俱堆削如夾。 西眺內門雙聳,中劈,僅如一綫,後峰垂雪正當其中,掩映層疊,如掛幅中垂,幽異殊甚。 覺宗輒解筐酌酒,凡三勸酬。 復西半裡,其水搗峽瀉石間,石色光膩,文理燦然,頗饒煙雲之致。 於是盤崖而上,一里余,北峰稍開,得高穹之坪。 又西半裡,自坪西下,復與澗遇。 循澗西向半裡,直逼夾門下,則水從門中突崖下墜,其高丈餘,而下為澄潭。 潭廣二丈餘,波光瑩映,不覺其深,而突崖之槽,為水所汩,高雖丈餘,膩滑不可着足。 時余狎嬉戲之不覺,見二僧已逾上崖,而何父子欲從澗北上,余獨在潭上覓路不得。 遂躡峰槽,與水爭道,為石滑足,與水俱下,傾注潭中,水及其項。 亟躍而出,踞石絞衣。 攀北崖,登其上,下瞰余失足之槽,雖高丈餘,其上槽道,曲折如削,膩滑尤甚;即上有初層,其中升降,更無可階也。 再逾西崖,下覷其內有潭,方廣各二丈餘,其色純綠,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蕩,光怪得未曾有。 潭三面石壁環窩,南北二面石門之壁,其高參天,後面即峽底之石,高亦二三丈;而腳嵌顙突顙音sāng原意指人的腦門子,此句的意思是石頭下部相嵌,而上部卻突出伸張,下與兩旁聯為一石,若剖半盎,並無纖隙透水潭中,而突顙之上,如檐覆潭者,亦無滴瀝拋崖下墜;而水自潭中輒東面而溢,轟倒槽道,如龍破峽。 余從崖端俯而見之,亟攀崖下墜,踞石坐潭上,不特影空人心,覺一毫一孔,無不瑩徹。 亟解濕衣曝石上,就流濯足,就日曝背,冷堪滌煩,暖若挾纊kuàng絲棉,暖和得像裹着絲棉。 何君父子亦百計援攀援險至,相叫奇絶。 久之,崖日西映,衣亦漸干,乃披衣復登崖端,從其上復西逼峽門,即潭左環崖之上。 其北有覆崖庋空,可當亭榭之憩,前有地如掌,平甃若台,可下瞰澄潭,而險逼不能全見。 既前,余欲從其內再窮門內二潭,以登懸雪之峰。 何君輩不能從,亦不能阻,但云:「余輩當出待于休馬處。 」余遂轉北崖中垂處,西向直上。 一里,得東來之道,自高穹之坪來,遵之曲折西上,甚峻。 一里余,逾峽門北頂,復平行而西半裡,其內兩崖石壁,復高駢夾起,門內上流之澗,仍下嵌深底。 路傍北崖,削壁無痕,不能前度,乃以石條緣崖架空,度為棧道者四五丈,是名陽橋,亦曰仙橋。 橋之下,正門內之第二潭所匯,為石所虧蔽,不及見。 度橋北,有疊石貼壁間。 稍北,疊石復北斷,乃趁其級南墜澗底。 底有小水,蛇行塊石間,乃西自第一潭注第二潭者。 時第二潭已過而不知,只望澗中西去,兩崖又駢對如門,門下又兩巨石夾峙,上有石平覆如屋而塞其後,覆屋之下,又水瀦其中,亦澄碧淵渟tíng深水潭,而大不及外潭之半。 其後塞壁之上,水從上澗垂下,其聲潺潺不絶,而前從塊石間東注二潭矣。 余急於西上,遂從澗中歷塊石而上。 澗中於是無纖流,然塊石經沖滌之餘,不特無污染,而更光膩,小者踐之,巨者攀之,更巨者則轉夾而梯之。 上矚兩崖,危矗直夾,彌極雄厲。 漸上二里,磵石高穹,滑不能上,乃從北崖轉陟箐中。 崖根有小路,為密箐所翳,披之而行。 又二里,聞人聲在絶壁下,乃樵者拾枯枝于此,捆縛將返,見余,言前已無路,不復可逾。 余不信,更從叢篁竹林中披陡而西上。 其處竹形漸大,亦漸密,路斷無痕。 余莽奮力披開闢之意之,去巾解服,攀竹為絙gēng粗繩。 復逾裡余,其下壑底之澗,又環轉而北,與垂雪後峰,又界為兩重,無從竟升。 聞清碧澗有路,可逾後嶺通漾濞,豈尚當從澗中歷塊耶? 時已下午,腹餒甚,乃亟下;則負芻之樵,猶匍匐箐中。 第27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徐霞客遊記》
第2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