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自:《宋詩紀事》作「用」。 ⑨夏商有鑒: 此依宋本《清波雜誌》。 知不足各叢書本《清波雜誌》、《寒夜錄》等俱作「夏為殷鑒」。 又 君不見①驚人廢興②傳③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 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④才。 花⑤桑⑥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 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頭鑿出開元字。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醜⑦深如崖。 西蜀萬里尚能返,南內一閉何時開。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 嗚呼,奴輩乃⑧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尊⑨,乃能念⑩春薺長安作斤⑾賣。 文引《清波雜誌》卷八、《寒夜錄》卷下、《香祖筆記》卷五、《浯溪考》卷下、《宋詩紀事》卷八七、《癸巳類稿》卷十五、《綉水詩鈔》卷一 ①君不見:《香祖筆記》、《綉水詩鈔》無此三字 ②廢興:《香祖筆記》、《浯溪考》作「興廢」。 ③傳:《癸巳類稿》作「唐」。 ④天:《癸巳類稿》作「仙」。 ⑤花:《寒夜錄》、《宋詩紀事》作「苑」。 ⑥桑:《香祖筆記》、《浯溪考》、《癸巳類稿》、《綉水詩鈔》作「苑天」。 ⑦醜:《寒夜錄》、《癸巳類稿》作「魄」。 ⑧乃:《寒夜錄》無此字。 《香祖筆記》、《癸巳類稿》、《綉水詩鈔》作「胡」。 ⑨尊:《癸巳類稿》作「專」。 ⑩乃能念:《香祖筆記》、《癸巳類稿》、《綉水詩鈔》作「祗能道」。 ⑾長安作斤:《寒夜錄》作「作斤長安」。 上樞密韓肖冑詩 紹興癸丑五月,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使虜,通兩宮也。 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韓公門下,今家世淪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車塵。 又貧病,但神明未衰落。 見此大號令,不能忘言,作古、律詩各一章,以寄區區之意,以待采詩者云。 三年夏六月,天子視朝久。 凝旒望南雲,垂衣思北狩。 如聞帝若曰①,岳牧與群後。 賢寧無②半千,運已遇③陽九。 勿勒燕然銘,勿種金城柳。 豈無純孝臣,識此霜露④悲。 何必羹舍⑤肉,便可車載⑥脂。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⑦塵泥。 誰當可⑧將命,幣厚辭益卑。 四岳僉曰俞,臣下帝所知。 中朝第一人,春官有昌黎。 身為百夫特,行足⑨萬人師。 嘉佑與建中,為政有皋夔。 匈奴畏⑩王商,吐蕃⑾尊⑿子儀。 夷狄⒀已⒁破膽,將命公所宜。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犀。 曰臣敢辭難,此亦何等時。 家人安足謀,妻子不必⒂辭。 願奉天地⒃靈,願奉宗廟⒄威。 徑持紫泥詔,直入黃龍城。 單于⒅定稽顙,⒆侍子當來迎。 仁君方恃⒇信,21狂生休22請纓。 或取犬23馬血,與結天日盟。 胡公清德人所難,謀同德協必志24安。 脫衣已被25漢恩暖,離歌不道易水寒。 26皇天久陰后土濕,雨勢未迴風勢急。 車聲轔轔馬蕭蕭,壯士懦夫俱感泣。 閭閻嫠婦亦何知,瀝血投書27干記室。 夷虜從來28性虎狼,不虞預備庸何傷。 衷甲昔時聞楚幕,乘城前日記平涼。 29葵丘踐土30非荒城,勿輕談士棄儒生。 露布詞成馬猶倚,崤函關出鷄未鳴。 31巧匠何32曾棄33樗櫟,芻蕘之言34或有益。 不乞隋珠與和壁,只35乞鄉關新信息。 靈光雖在應蕭蕭36,草中翁仲今何若。 遺氓豈尚37種桑麻,殘虜38如聞保城郭。 嫠家父祖39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 當時40稷下縱談時,猶記人揮汗成41雨。 子孫南渡今幾年,漂流42逐與流人伍。 欲43將血淚寄山河44,去灑東山45一抔土。 文引《雲麓漫鈔》卷十四、《宋詩紀事》卷八七、《癸巳類稿》卷十五、《綉水詩鈔》卷一。 又 想見皇華過二京,壺漿夾道萬人迎。 連昌宮裡桃應在,華萼樓前鵲定驚。 但說帝心憐赤子,須知天意念蒼生。 聖君大信明如日,長亂何須在屢盟。 文引《雲麓漫鈔》卷十四。 《雲麓漫鈔》云:《上樞密韓公詩》《宋詩紀事》題作《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並自「胡公清德人所難」句起,另為一首《癸巳類稿》等同。 按易安詞序明云:「作古、律詩各一章」,即指此詩及下七律一首而言。 如依《宋詩紀事》等則共為古、律詩三首,與序不合。 且此古詩分為兩首,則第一首詞意未完,有頭無尾。 第二首開首即雲「謀同德協」,突如其來,俱不能單獨自成一首。 此二首(此首及下律一首,實以韓肖胃為主,胡松年僅附及而已。 茲從《雲麓漫鈔》訂為一首。 《宋詩紀事》序文作:「紹興癸丑五月,兩公使金,通兩宮也。 易安父輩出韓公門下,見此大號令,不能忘言。 作詩各一章以寄意,以待采詩者云。 」殆為厲鶚所刪節。 序內原文「作古、律詩各一章」改為「作詩各一章」,而將古詩一首分作兩首。 ①若曰:《綉水詩鈔》作「曰咨」。 ②無:《癸巳類稿》作「違」。 ③遇:《癸巳類稿》、《綉水詩鈔》作「過」。 ④露:《癸巳類稿》作「雪」。 ⑤羹舍:《癸巳類稿》作「舍羹」。 ⑥車載:《癸巳類稿》作「載車」。 ⑦如:《癸巳類稿》作「亦」。 ⑧當可:《癸巳類稿》作「可當」。 ⑨足:《癸巳類稿》作「為」。 ⑩匈奴畏:《宋詩紀事》作「漢家畏」;《癸巳類稿》作「漢家貴」。 ⑾吐蕃:《宋詩紀事》、《癸巳類稿》作「唐室」;《綉水詩鈔》作「唐時」。 ⑿尊:《癸巳類稿》作「重」。 ⒀夷狄:《宋詩紀事》、《綉水詩鈔》作「是時」。 第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李清照詞集校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