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太伯、仲雍[2],文身斷髮,奔荊蠻,荊蠻義之,從而歸者千餘家。 其後吳主季札[3],季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已封于延陵。 倪雲林先生者,自稱倪迂,又自稱懶瓚,又自稱荊蠻民。 荊蠻者,延陵之故鄉,而先生之所居也。 先生癖人也,而潔為甚。 自太伯、季札、仲雍而後,梅福潔于市[4],梁鴻潔于傭[5],而指屈倪先生矣[6]。 先生高臥清秘,洗拭梧竹,摩挲鼎彞,此見潔者膚也。 試問學道人,能于元兵未動,先散家人產乎?能見張士誠兄弟[7],噤不發一語乎?能避俗士大夫如恐浼乎[8]?能畫如董、巨[9],詩比陶、韋、王、孟[10],而不帶一點縱橫習氣乎?余談先生之集,所謂其文約,其辭微,其知潔,其行廉,其稱文少而其指極大[11],獨先生足以當之。 蓋先生見幾類梅福,孤寄類梁鴻[12],悉散家產贈之親故,有荊蠻延陵之風。 月清則華,水清則澄,雲鮮露生焉。 下此雖金碧丹青,滓焉而已,何堪與先生並?先生殘煤斷繭,江東之家,以有無為清俗,豈惟張我英勁,即置先生於孔廡間[13],度無愧色。 或曰:「倪先生,癖人也,似未聞道。 ” 余笑曰:“否!否!聖人之行不同也,歸潔其身而已矣。 」 註釋: [1]倪雲林:即元代文學家、書畫家倪瓚。 倪瓚,字元鎮,號雲林子、幻霞子、荊蠻民等。 無錫人。 性好潔而迂僻,人稱倪迂。 家富豪,建有雲林堂、清閟閣,收藏圖書文物,喜與名士往還。 元末社會動盪,因賣去田廬,往來于太湖、泖湖一帶,或寄居于村舍,或託身于佛寺。 初奉「全真教」,五十歲後又信佛教,講求禪學。 工書畫,山水多以水墨為之,取法董源、巨然,並加以創新,其簡中寓繁,似嫩實蒼的風格對後世文人畫頗有影響。 詩作亦佳,有《倪雲林先生詩集》、《清閟閣集》。 [2]太伯、仲雍:太伯,又作「泰伯」,周先祖太王長子。 相傳太王欲傳位給幼子季歷周文王父,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斷髮文身,開發吳地,成為吳國統治家族的始祖。 [3]季札:春秋時吳國公子,吳王壽夢的小兒子。 壽夢欲傳位給他,屢辭不受,封于延陵即今江蘇武進縣。 [4]梅福:漢九江壽春人。 字子真。 少學于長安,曾任南昌尉,後棄官歸里。 及王莽專政,梅福棄妻子奔九江。 後有人于會稽遇梅福,已更名改姓,為吳市門卒。 [5]梁鴻:東漢扶風平陵人。 字伯鸞。 家貧好學,不求仕進。 與妻孟光同入霸陵山,以耕織為業。 後避禍去吳,為人傭工舂米。 [6]指屈:即屈指,數。 [7]張士誠:元末泰州白駒場人。 初以販鹽為業。 至正十三年起兵反元,據泰州、高郵等地,自稱誠王,國號周。 十七年降元,二十三年復自立為吳王。 後被明將徐達等擒送金陵,自縊死。 [8]浼měi:污染。 [9]董、巨:指董源、巨然。 董源是五代南唐畫家,最擅長水墨山水,其後僧巨然師承董法,深得其妙,世稱「董巨」。 [10]陶、韋、王、孟:指陶淵明、韋應物、王維、孟浩然。 [11]指:內涵,要指。 《易.繫辭》下:「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12]孤寄:孤高的情操。 [13]孔廡:孔子居室的走廊。 喻指廁身于聖人門徒之列。 偶讀.明屠隆 余偶讀韋蟾《贈商山僧》詩云[1]:「商嶺東西路欲分,兩間茅屋一溪雲。 師言耳重知師意,人是人非不欲聞。 」余為灑然會心[2]。 余以一官,奔走燕、趙、齊、魯、江、淮、吳、越間十年,身經風波撼頓無算[3],所游處略盡九州,人物塵埃煙火語滿耳[4],即日日手持楊枝水[5],澆灑不去。 居蘭省[6],每聽諸公談朝端是非[7],升沉蜂起,余則亟稱東南太湖水聲,赤誠霞氣以洗之[8]。 諸公不應。 諸公向余道煙火語,余亦不應。 兩不相入,自知無久濫班行理。 及還四明[9],新失進賢冠[10],又以家徒四壁立[11],故親朋不來,得肆志閉門下楗[12]。 所居城北隅,有小樓三楹,樓前種梧桐數株,雜樹花竹甫半歲[13],輒扶疏蓊蔚[14]。 余或坐樓上,或移坐樓下,隨意取莊老書[15],略其文辭,領其元旨[16],煉氣了心,久頗冥契。 從朝至晡[17],絶無履綦款門[18]。 早起科頭[19],旭日冉冉升,東海嶠日[20],明霞散彩,與波光交射。 曉氣清涼,濯人衣裾,泠然若坐冰壺中[21]。 日暮白雲起西山,長天紺碧[22]。 少選[23],月出風生,桐影零亂。 坐久冥寂,神亦喪形,形亦喪神,了不復知我四大安頓何時處[24]?初歸,猶向人乞花竹為娛,即而蒔藝澆灌,並屬塵勞,使人見扶疏可愛,花竹亦障,遂不復增栽。 始愛焚好香 ,啜苦茗,讀異書,頃亦遣去,以為多事。 異書足快心,送長日,多讀則能起浮游暗想,損性靈,是故不取。 何必深山,蕭然大寂,門外即市廛[25],喧囂百丈,短垣薜荔限之如隔萬里[26]。 人間世是邪非邪,絶不入幽人耳;即偶入耳,亦不得入我丹元府[27],輒有梧風吹之而去。 商山僧耳重不聞,余耳聰不入,不知韋瞻何以措語? 註釋: [1]韋瞻:字隱桂,或作隱珪,下杜今陝西西安市人。 大中七年853進士。 為徐商掌書記。 後為御史中丞,官終尚書右丞。 《全唐詩》錄存其詩十首。 《贈商山僧》即在其中。 [2]灑然:灑脫的樣子。 [3]撼頓:搖動顛仆。 [4]煙火語:充滿世俗氣息的語言。 道家修煉主張不食人間煙火物,因以煙火謂俗氣。 [5]楊枝水:佛家稱能使萬物蘇生的甘露。 [6]蘭省:即蘭台。 [7]朝端:位居首席的朝臣。 [8]赤城:道教傳說中的山名。 [9]四明:四明山,在浙江寧波市西南。 這裡指作者老家,鄞縣縣治駐寧波市。 第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