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吁嘻!奇哉偉與!山僧謂此日澄霽,實數月以來所無。 往有好事者,候至旬月,竟不得見,去。 而余輩以杪秋山清氣肅[29],乃得快睹,蓋亦有天幸雲。 然心悚神懾,不能久留,遂下兜率[30],抵南台,循黃庭觀登魏夫人升天石[31]。 西行四十里,得方廣寺。 方廣寺在蓮花峰下,四山重裹如瓣,而寺居其中。 是多響泉,聲徹數里,大如轟雷,細如鳴弦。 幽草珍卉,夾徑窈窕,錦石斑駁,照爛丹青。 蓋衡山之勝,高稱祝融,廳言方廣。 然磵道險絶[32],岩壑幽邃,人罕至焉。 謁晦庵、南軒二賢禂[33],宿嘉會堂。 夜雨。 曉起,雲靄窈冥[34],前峰咫尺莫辨,徑道亦絶,了不知下方消息,自謂不復似世中人矣。 止三日,李子拉余沖雲而下,行數里所,倏見青雲霽日,豁然中開。 問山下人,乃雲比日殊晴[35]。 乃悟向者吾輩正坐雲間耳。 又從廟側東轉十餘里,得朱陵洞,雲是朱陵大帝之所居。 瀑泉灑落,水簾數疊,掛于雲際;垂如貫珠,霏如削玉,飛花散雪,縈灑衣襟。 若畔有沖退石,大可徑丈。 列坐其次,解纓濯足[36],酌酒浩歌。 當此之時,意愜心融,居然有舞雩泝水之樂[37],誠不如簪祓塵鞅之足為累也[38]。 是日,石棠李子亦自長沙至,會于岳廟,同返。 自甲午迄辛丑,八日往來諸峰間,足窮於攀登,神罷于應接[39],然猶未盡其梗概也,聊以識大都雲[40]。 張子曰,昔向平欲俟婚嫁已畢,當遍游五嶽[41]。 嗟乎,人生幾許時得了此塵事,唯當乘間自求適耳。 余用不肖之軀,弱冠登仕,不為不通顯。 然自惟涉世,酷非所宜,每值山水會心處,輒忘返焉。 蓋其性然也。 夫物,唯自適其性,乃可永年要谼]。 乃今齒壯力健,即不能「與汗漫期于九垓[43]」,亦當遍游寰中許名勝,遊目騁懷,以極平生之願。 今茲發軔衡岳[44],遂以告于山靈。 註釋: [1]《山海經》:古代地理著作,據說為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 書中記述各地山川、道里、部族、物產、祭祀、醫巫、原始風俗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神話傳說和史地文獻資料。 [2]《中山之經》:《山海經》第五卷為《中山經》。 其記說:「又東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䨼,多桑,其鳥多鸜鵒。 」[3]望秩:謂按等級祭祀山川。 《尚書.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本,奠高山大川。 」孔安國註:「奠,定也。 高山,五嶽;大川,四瀆,定其差秩,祀[記所視。 」[4]「《舜典》」三句:《尚書.舜典》載,舜五年巡視四方一周,「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嶽,如岱禮」。 守,同「狩」。 [5]瀟湘:指今湖南湘江中游與瀟水會合的一段。 蒼梧:山名,又名九疑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境。 相傳舜葬于蒼梧之野。 [6]㳇yīn祀:上古對天神的祭祀。 其法:用祭神的牲畜和玉帛置於柴上,燒柴煙以告上天。 [7]張子:作者自謂。 [8]岳廟:指南嶽廟。 [9]開雲堂:在南嶽廟內開雲樓。 [10]間道:旁出的小路。 [11]虹梯:以彩虹為梯。 [12]剛飆:剛勁的暴風。 [13]琅玕láng gān:指仙境中的珠樹。 [14]璨然:明亮的樣子。 盈把:滿握。 [15]垂接:形容石級的陡直。 [16]五峰:指祝融、芙蓉、煙霞、石廩、天柱。 背擁:背靠背擁立着。 [17]祝融:祝融峰,為衡山最高峰。 湘水環帶山下。 峰頂有上封寺,寺東有望日台,西有望月台。 [18]屐jī底:鞋底下。 [19]蒸江:即蒸 水,為湘江支流,在衡陽附近流入湘江。 [20]「五峰晴雪,飛花洞庭」:見李白《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這一聯原詩是「回飆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21]江漢:長江漢水。 [22]睟埏hóng yán:包舉四邊。 六合:指上、下及東、南、西、北。 [23]別[山獻]:分立的小山。 [24]培[土婁]:小土丘。 蟻垤dié:蟻塚,即螞蟻洞口的小土堆。 [25]勒石:刻文于石。 [26]上封:上封寺,在祝融峰頂。 [27]丹鼎:道家煉丹的爐。 [28]掣:抽。 浮埃:飄浮的塵埃。 [29]杪miǎo秋:暮秋。 [30]兜率:梵文的音譯,佛教所說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 這裡指上封寺。 [31]魏夫人:晉魏舒女,名華存。 幼好道,志慕神仙。 傳說曾在衡山修煉,後托劍化形升天,為南嶽夫人。 [32]磵:同「澗」。 [33]晦庵:指朱熹,號晦庵。 南軒:指南宋張栻,字敬夫。 累官史部侍郎,右文殿修撰,他勤奮好學,以古聖賢自期,學者稱南軒先生。 [34]窈冥:幽暗的樣子。 [35]比日:連日。 [36]纓:結帽的帶子。 [37]舞雩yú沂水:《論語.先進》載,孔子弟子侍坐言志,曾點說:「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沂,水名。 舞雩:《水經注》:「沂水北對稷門,一名高門,一名雩門。 南隔水有雩壇,壇高三丈,即曾點所欲風處也。 」[38]簪祓fú:即「簪紱」,古代官員的禮服。 簪,冠簪;紱:絲製的纓帶。 塵鞅:謂世俗事務的束縛。 鞅,套在馬脖上的皮帶。 [39]罷:通「疲」。 [40]大都:大概。 [41]「昔平向」二句:據《後漢書.逸民傳》載:「向長,字子平,河內朝歌人也。 隱居為仕。 ……建武中,男女娶嫁既畢,……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42]永年:謂長壽。 [43]「與汗漫期于九垓gāi」:汗漫,廣大無邊的宇宙空間。 九垓,九天之上。 《淮南子.道應訓》載:隱士盧遨遇神仙,求為友,神仙說:「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 」後因以汗漫為神仙的別名。 [44]發軔:啟程。 第1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代散文》
第187頁